第10章 瓦卜吉司之夜①的群魔会(第2/4页)

当神谷给他看全国大会向导书时,栋居马上觉得他的文字解说同现今的潮流格格不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十个春秋过去了,当年,我们绝对忠诚,为祖国献出了青春,为正义的实践付出了汗水,今天回想到这些仍然使人百感交集,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731部队队员,我们离开家乡,站在满洲的旷野上,守卫着皇家的生命线。当风云险恶时,我们石井部队的精兵,出征诺蒙坎,转战南方,战功卓著。但是,长期征战武运不佳、称雄世界八十年的日本陆海军,已经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页。今天,耻辱的往日已经一去不返,作为日本人,每个公民都在为重振旗鼓而努力,我们已经成为经济巨人,但是,站在全球的立足点上展望形势,深深感到现在正面临极为重要的时刻……

这分明是“731”幸存者写的,不合时代潮流的顽固文章。

“先生,今天美原福泉饭店好象在开什么会呢。”司机的话打断了两人的沉思。

“今天到这家饭店去的客人多吗?”栋居问。

“无线调度一直报这家饭店的名字呢。”司机回答,接着他劝说客人明天是否经过维纳斯路到美原去观光。

二人搪塞司机的邀请,说话间便到了目的地。饭店是幢七层楼的现代化西洋式建筑物。令人吃惊的是,饭店前的向导牌上赫然大书:“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第一届全国大会”,堂堂皇皇地竖在入口处。

在这以前,房友会的全国大会已在各地开过多次。这次大会是否在房友会组织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召开的呢,从标着“第一届”来看,731部队已经从停战后的匿声藏迹发展到今天的公开露面了。

饭店服务员领他们到一个大房间,里而已经来了二十多个男人,年龄起码都在四十以上,有的互相拉着手,有的围坐成一圈,有的彼此搭着肩,都在为重逢而高兴。

大房间正面的壁龛里张启着一面很大的太阳旗,壁上贴着用毛笔字写的“关东军满洲第七三一部队第一届战友会程序”。由于今日是连休,整幢饭店呈现一片欢乐气氛,而这里却是个气氛迥异的小天地。

房间入口处放着两张和桌,坐着两位接待人员。其中一位同栋居照了个面,栋居一惊,是中西!中西向栋居使了个眼神,仍然装作不认识似地同神谷打招呼:

“欢迎您远道而来。今天来了好几位少年队员,大家都很高兴呢。”

“哎呀,中西君吗,几年不见啦!身体好比什么都要紧啊。这位是陪我来的外甥栋居,请多关照。”神谷一本正经地介绍,中西装着附和了几句,心中暗自发笑,那神情似乎在告诉栋居:另外三人来了也不用担心,我已经打过招呼了。

栋居和神谷走进房间,看到先来的一伙人正亲热地聚在一起,他们都是四十朝外的人,但在这间屋子里是最年轻的,都是神谷教过的原少年队员。其中就有四位男子之一的樽崎,、他也同样只和栋居递了个眼神。

这里是栋居无法加入的怀旧世界,三十多年前的事好象就在昨天,共同的思路都回到了满洲。人人都厚着脸皮、多情善感,呈现出一种与回忆母校的同窗会完全不同的气氛。其中有的人,互相拉着手,眼泪汪汪,显得悲伤至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他们的心中无法消除对过去的歉疚之情,也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共同的犯罪感。

也有人说,挺起胸、抬起头,我们没有什么值得反悔的事,为了国家,执行国家的命令,我们才那么干的。这种极不自然的姿态似乎就是歉疚心情的另一个极端。

同案犯相互之间的连带关系是很深的。在黑暗的731部队一起共事产生的连带意识,经过三十六年后,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成了把大家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战争的结束,释放了被同一个罪孽串缚在一起的囚犯,但为什么重新聚在一起呢?没有必要评论共同从事过的部队。看来强烈的、共同的感受把他们连结在一起了。

时间到了,干事宣布开会。房间里聚集着约五十名与会者。其中有三、四位家眷模样的女人,她们是陪丈夫来的。

干事起身讲话,吐音朗朗:

“全体肃立!向军神石井四郞中将阁下、岗关东军满洲第731部队所有已故官兵默哀。”

进来送酒菜的饭店服务员看到这个场面惊得面面相觑。

默哀后,按大会议程,正式会议开始了。作工作报告、与会者自我介绍近况。有的队员之间还是初次见面。出席者中,原少年队员最多,有十名。其他都是总务部、第三部(从事滤水器研究)、物资部、教育部、诊疗部、第二部的人。特设监狱(收容马鲁他的七栋和八栋)的特别人员(看守)以及石井四郎身边的人一个也没出席。此外,“731”的核心——第一部细菌研究班和第四部细菌制造班的成员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