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赞歌(第3/8页)

来自搜查四课暴力团特别对策总部(俗称“特暴”)的山野警部介绍了管区内的背景情况。

“这么说,是否可以考虑外国人作案的可能性?”那须代表大家提问。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黑帮,加上最近迅速发展起来的泰国、菲律宾的人口买卖、毒品交易,伊朗、拉美人,还有偷渡入境的和其他一些东南亚人,他们根本不像日本的暴力团那样惧怕警察。我认为应当将外国人列入嫌疑对象的行列。”山野回答。

会场内出现一阵骚动。若要将搜索网扩展到外国人,谁都知道其中的困难。况且,他们都拥有枪械武装,根本不把日本的警察放在眼里。

过去要说大范围搜查也不过是跨府县的行动。新宿歌舞伎町这片方圆不过半公里的土地上,却凝聚了全球的黑暗社会。警官们又一次体会到:灯红酒绿的背后,人类的欲望和随之而来的权利如蛛丝般缠绕在一起,形成了复杂险恶的犯罪温床。

“会不会是冲动型犯罪?”

北泽警署的藤冈一开口,全场的视线聚集到他身上。

“可以认为案发前的那个电话和凶杀有着密切联系。即便被害人家属不认识凶手,但他毕竟存在被家人听到声音的危险。作案现场和作案时间也不安全。也许凶手把被害人叫出来,因为一时言语不合才导致了凶杀。”

“可能凶手先打了被害人的移动电话,因为被害人已经关机,这才不得已给他家里打电话的。”搜查一课的山路插话说。

但是,即便他曾打过被害人的移动电话,关于作案时间和作案地点的危险性仍未排除。

“对于凶手,也许将被害人骗到远离他家的地方危险反而更大。凶器是事先准备好的,这说明凶手早有预谋。”栋居开口了。

“若是冲动犯罪,可能会将身边的什么东西当作凶器。然而凶手在下手之后,连续击打了两到三次,即使是冲动行为,既然动手,便骑虎难下,他必须将被害人置于死地。”山路说。

这场讨论就这样侃侃谔谔,众说纷纭。

最终,当天的会议确实了进一步调查的方针:

①调查被害人生前的社会关系;

②在现场周围通过询问发现目击者;

③调查现场周围的暴力团成员、可疑人等以及打工者;

④调查被害人生前负责的有关暴力团分子;

⑤以新宿·歌舞伎町为中心调查外国人。

栋居和北泽警署的藤冈搭档,负责在现场附近挨家挨户询问。

这一带和涩谷区相邻,小路错综复杂,小型住宅和公寓紧密相连。公寓一多,居民的流动性就大,还有许多人家没人,要做到挨家询问有很大难度。

走到双脚发直,大多都是铁将军把门。真不知都上哪儿去了。有的人家屋内明明有动静,却毫无应答。

好容易有人答应,也常常是个困倦的声音,没好气地叫他们以后再来。好多人似乎都是晚上工作。一圈奔波下来,几乎是徒劳,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成果。

案发几天后,两人从一处公寓出来,栋居的神怀若有所思。

“有什么问题?”同行的藤冈敏锐地察觉了他的表情。

“刚才那两个人,……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姑娘。”

“那两个人怎么了?”

“不是父女。可也不像夫妻和恋人。年龄也相差太大。”

“我也搞不懂他们的关系。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可任何一方都不像是做客的。两人都穿着睡衣。门口只有两双拖鞋,没有其他鞋子。再说如果是来做客的,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们。”

虽然才短短一会儿,藤冈的观察力的确不凡。

“两人是在同居,还养了猫。”

他们想起了墙角里的那只冲他们叫的白猫。

“那个男的,有问题。”栋居反复着刚才的记忆。

“什么问题?”

“那个男的,有股火药味。我看,查一查肯定有问题。”

“我没什么感觉,不过经你一说,那家伙好像心里有鬼。”

“调查的时候,常会碰到形迹可疑的人。不过大多和案子没关系,真要去查,也多半是其他问题。”栋居苦笑着说。

刚才的调查对象并没什么异常举动。对待突然到访的警员,他们的态度客气,言辞也很平常。

但是,栋居的职业嗅觉闻到了什么。不,说闻也许不确切。是那男子体内隐藏的危险信号触动了栋居警觉的天线。既然藤冈并未察觉什么,那是栋居过虑了吧。

03

刑警走后,桐生和翔子来到那天晚上发生撞车事故的现场。这是离凶杀现场并不远,在一条小路上,四周都是安静的住宅区。

咫尺之遥,是一个小小的儿童乐园,孩子正在嬉戏。看着秋千上、沙坑里的宝贝,年轻的母亲们正在开“公园碰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