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赞歌(第2/8页)

“二十五日,在北泽警署管区内发现的被害人,是我们的一员。为了警察的威信,大家务必努力,集中全力缉拿凶犯。

因为是在职警官被害,媒介和社会都在关注调查的进展。想必警方的动向会成为媒体争夺的目标。大家应牢记谨慎行事,切莫因为些许小事招致市民的误解。从案件情况分析,很可能是熟人所为。调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还不得而知。诸位,大家要做好面对任何情况的心理准备,努力投入调查!”

会议开始前,刑事部长的训话意味深长。

如果杀害在职警官的是熟人,凶手就可能潜藏在内部。被害人是负责暴力团问题的所谓“暴字号”刑警,也就很容易让人想到与暴力团之间存在的关联。

调查总部长的训话结束后,担任副部长的警察署长发了言。

两人说完,由当时负责现场指挥的警官介绍了初步调查的概况。

根据他的说明,被害人二月二十四日晚九时从新宿警署下班。当时,辖区内并没有暴力团之间的争斗,相对平安无事。他回家后,并没有异常举动。

“暴字号”警官必须拥有同暴力团的联系。既然要以毒攻毒,就要有深入毒穴的管道。由此,可以获得有关情报,与此同时,自身机体也可能受到毒害。等自己回过神来,已经身陷毒穴难以自拔了。

最简单的例子,辖区内的餐馆酒店大多设有“P账(警察价)”警官因为巡逻或调查,到店里喝杯咖啡,不少地方是分文不取的。按店里的说法,平日多受关照,这也只是一点小意思。

现在常见有人标榜警官亲民爱民,如果这点小事都斤斤计较反倒会被人厌烦。从一杯咖啡到酒水款待,再到礼品进出,逐渐扩大。要是再有个伶俐的小姐服侍着,警察也是人,谁会拒绝呢?

辖区内拥有众多大企业、饭店酒馆的警察署长一旦退休或是调动。常有饯行之礼涌来,单看这阵势,一眼便能明白这“警民关系”是何等亲近。

自己出钱去不起的那些店,靠着“P账”便也出入自由,日子一久,受人供奉的感觉也就迟钝了。

尤其是四课(“暴字号”)和保安部门都常和暴力团打交道,离腐败也就咫尺之遥。“暴字号”里的人不少都可以够上黑道标准。事实上的确有被黑道挖去的人。

那些腐败警官再怎样自我检点,花钱总会大手大脚,身上穿的也会逐渐与他的收入不相适应。如果一个人想要洁身自好,就搞不到有用的情报。如果陷身泥潭却又想抗拒浸染,就绝对无法剔除罪恶的根源。这便是“暴字号”警官所要面对的矛盾。

然而,被害人身边却没有腐败的气味。即便受到居民的款待,也仅限于答谢日常的关照。生活也合乎身份。

分析会议开始气氛便十分紧张:

“被害人回家后,被一个电话叫走,可以认为打电话的就是凶手,或都是和案情有重要联系的人。被害人把警察证留在家里,轻装外出,可见他准备马上回来。

凶手将被害人的尸体抛在离被害人家不远的地方,说明他并不想隐藏被害人的身份。正巧接电话的是被害人自己,如果是家人先接,应该能够听到凶手的声音。犯人敢于冒险给被害人家打电话,说明凶手即便被听到声音也没有危险。就是说,只有被害人认识凶手,和被害人家属并无联系。被害人妻子也说她完全不了解丈夫工作上的交往。可见凶手在被害人的交往范围内,基本上不属于私人生活中的关系。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尽管说。”

负责指挥现场调查的那须组首领那须警部首先发了言。

“立桥警官在‘暴字号’里也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暴字号’有不少人搞‘黑白通吃’,可他却公私分明。没有正当理由,连一杯咖啡的款待都不会接受。本地的暴力团成员都怕他,背地里叫他‘鬼桥’。他们都清楚,如果暴力团杀了警察,会有什么下场。

聚集在歌舞伎町的大约五千家餐饮娱乐场所是暴力团的钱箱。以歌舞伎町一带为据点的暴力团约有四十家,成员超过一千人。为了争夺利益,他们可是真正的‘交锋’,不过最近,各种争斗相对减少,原本在这里争地盘的暴力团订了绅士协定,采取共存共荣路线。从以前的暴力中心,走上了现在的经济优先轨道。

但是,这只是表面,近来,外国人的势力开始侵入歌舞伎町,特别是台湾帮、大陆帮的权利争夺日趋激烈。顺便提一下,歌舞伎町一带三分之二的土地房屋都被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其他一些外国人占据着。

由于外国人间的纷争频繁,大家已经看到,警视厅防止犯罪部门、公安三部和新宿警署协作建立了‘新宿地区环境净化综合对策总部’,旨在彻底铲除犯罪。因此,表面上,外国黑社会销声匿迹了,但他们潜入了地下,或是扩散到东京都内乃至外地,犯罪的魔爪伸向了四方。再加上日本的暴力团,歌舞伎町的犯罪正在国际化。这里一场看似简单的吵架,也都会有复杂的根源。我们不得不怀疑立桥警官被害的国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