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警察(第3/5页)

“是。”

“你太太遇害一事,你有什么线索吗?”

“咦?”我禁不住目瞪口呆。人就是我杀的,我哪儿会有什么线索?这么想着,我茫然望向刑警,刑警的表情也透着无奈,仿佛在说“其实我也不想问这么蠢的问题”。

“我想不出还有谁会杀她。”无奈之下,我只能这样回答。

“她曾经提过和谁结怨,或者接到骚扰电话吗?”

“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和人结怨,骚扰电话没接到过。”

“你太太最近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反常表现?”

“有点歇斯底里。”我立刻答道。

“噢,比方说呢?”

“事实上,我养了只金丝雀,毛色特别好看,我一直很珍惜地养到现在。可是今天早上起来一看,满屋都散落着它那漂亮的羽毛,而它就死在羽毛堆中间。我问老婆是怎么回事,她就把连衣裙拿给我看,说金丝雀在上面拉了屎。这明明要怪她自己,本来就不该把衣服放在鸟笼底下,她却一点都不明白这道理。她说她一气之下把金丝雀从笼子里揪出来,想扔出窗外,鸟却在房间里扑腾乱飞,惹得她愈发火冒三丈,扬起吸尘器的把手猛揍,把鸟活活打死了。她一边说,一边还泛着可恶的笑容,这下换我勃然大怒,用毛巾勒住她颈子——”

“打住!”刑警伸手制止了我。

“现在就说这些我们会很棘手。既然你刚才提到太太歇斯底里,那就来了解一下她的性格和人品好了。”他从旁拿出一张标准化答题卡,“首先第一个问题,你太太性急吗?一、性急。二、比较性急。三、一般。四、性子比较慢。五、慢性子。请回答选项。”

“选一,性急。”

“第二个问题,你太太神经质吗?一、神经质。二、比较神经质。三、一般。四、比较粗线条。五、粗线条。”

“选五,别看她歇斯底里,人却粗枝大叶得很。”

“第三个问题,你太太外向吗?一、外向。二、比较外向。三、一般。四、比较内向。五、内向。”

“选一吧,但与其说她外向,倒不如说她脑子空空,什么都不想。”

就这样一题题地问下去,刑警听到我的回答后,便依次将答题卡的对应栏涂黑。

“这也要输入电脑吗?”我问。

“是的,借此可以了解被害者的个性特征,推断她容易被卷入什么类型的犯罪。”

我心想,就算不做这种事,凶手也已经在这儿了呀。但我还是知趣地闭嘴。

刑警放下标准化答题卡,开始问别的问题。

“请说出最后一次看到你太太的时间、地点。”

“看到我老婆?是指她生前吗?”

“当然。”

“就是今天上午八点左右,在我家里。”

“当时她有没有什么反常表现?”

“就像我刚才说的,为金丝雀的事歇斯底里了。”

“金丝雀的事啊……”刑警记到记事本上后,看着我说,“以下只是形式上的询问……”

“什么问题?”

“你太太的死亡时间推定为今天早上八点到九点左右,这段时间你在哪里?”

我一时弄不清这个问题的含义,不由得当场愣住。刑警又重复了一遍,最后补上一句:“说白了就是调查不在场证明。”

“啊,我没有不在场证明,我就在现场。”

“现场是指哪里?”

“我家里。”

“为慎重起见,请告诉我地址和电话号码。”

我的头又痛起来了。

“铁锅市葱町四丁目二番二号,湖滨公寓二○五室。电话号码是……”我有些自暴自弃地说。

“问题问完了,谢谢你的合作。”刑警低头致意,随即说道,“那么,我们接着办自首的手续吧。”

“麻烦您了。”

谢天谢地,总算听到这句话了,我安心地叹了口气。自首后就会遭到逮捕,但现在我已经不觉得有多恐怖了。

“自首者的对应措施是在……”刑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袖珍辞典似的小本,哗哗地翻着,又嘟囔道,“哎呀,这样果然行不通。”

“怎么了?”开车的刑警问。

“所谓自首,本人的自首地点很重要。以他的情况来说,应该算是在警察局,所以按照规定,必须在局里的自首接待室接受侦讯,在巡逻车里欠妥。”

“自首接待室?还有这么个地方?”我问,“我刚才也说了,咨询台叫我先去窗口报案。”

“哦,是这样的。”开车的刑警回答,“只有局里正在侦办的案件,自首接待室才受理自首,所以需要先去报案。”

“可这样很怪啊,像他这种命案一发生就跑来自首的情况,还没有过先例吧?”

“通常这种情况应该打电话报案,接着侦查员赶到现场,本人也在原地等候。确认案情属实后,凶手就当场申请自首,侦查员立刻办理相应手续。一旦离开现场,贸然跑到警局,事情就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