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女娲见后土,三清分家(第4/5页)

燃灯见此,便直接拜道:“圣人在上,燃灯不过一小小的大罗金仙,哪里敢于圣人称呼道友,燃灯一心求道,奈何大道难求,故而特来败圣人为师,以期能够再进一步,窥得准圣道果,还请玉清圣人看在我潜心求道的份上,就收我为徒吧!”

元始天尊见此,也是着实有些为难,但想要连紫霄中客都要拜他为师,心中隐约还有一点自傲,于是便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收你为记名弟子,于道友算是有半师之名,道友可为我阐教副教主,凡我阐教弟子皆需称道友一声老师。”

燃灯听后,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高高兴兴地退到了一旁,至于另外的十二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阐教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这十二人之中,也只有赤精~子和玉鼎真人乃是先天玉石精矿所化,还有龙族的黄龙,其他九人皆是人族,不仅如此,除了收了这十三人为徒外,元始天尊还收了另一名记名弟子,那便是日后比较有名的南极仙翁了。

相比于元始天尊收徒的困难重重,通天道人的收徒就简单多了,他只考验拜师之人的心性,只要通过考验便收为弟子,而没有通过考研的人,他也没有驱逐,而是收为了记名弟子,可以时常听他讲道,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份机缘。

相比于阐教的寥寥十几人,通天教主门下可谓是门庭若市,足有上千之众,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入门弟子之中便有一些日后比较有名的,像是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等等,其中更是以妖族居多。

而收徒之后,原本收徒理念的不同更是发展为了阐截两教之间的冲突,偌大一个昆仑山也逐渐被弄得乌烟瘴气,两教弟子之间时常争斗,以致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间的矛盾也是日益增加,等到老子归来之时,已是无力调解了。

看着时常训斥自己的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心中愈发不快,最终还是忍不住爆发了:“元始,你莫要欺人太甚,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又何必敝扫自珍,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如此,这昆仑山便留给你,我自寻一处道场去。”

通天教主大袖一挥,直接卷起截教弟子,然后愤愤离去,这让元始天尊心中也是生出一丝后悔,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而老子看到此景,也是微微叹了一口气,他虽为三清之首,但成圣立教之后,三清似乎也不再以他为首了。

老子看了一眼昆仑山和通天教主离去的方向,又看了一眼元始天尊,然后轻声说道:“二弟,这昆仑山虽好,但却承载不了我们三位圣人的气运,如今三弟既已离去,此乃天意,为兄也要另寻道场,这昆仑山便留给你了。”

老子带着玄都和数十名人教记名弟子,紧接着通天教主之后离开了昆仑山,这更是让元始天尊十分意外,虽然心中略有愧意,但一想到整个昆仑山都归了自己,那一点愧意也直接被喜悦给淹没了,自此之后,三清也算是分了家。

三清分家在洪荒之中也着实引发了很大的反响,毕竟以前三清一体,三尊圣人加在一起,可是不得了,如今三清分家,可见他们之间有了嫌隙,这对其他圣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三清现在只是分家而已,并未决裂,还是不宜招惹。

最高兴的就是接引和准提,在他们看来,三清分家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三教教义非但不同,更是相互矛盾,尤其是阐截两教之间,更为激烈,若是三清之名不复,对于他们西方教东进壮大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三清收徒之际,接引和准提二人也开始在西方收徒,但凡前来拜师之人,他们也只是稍加挑选,然后便直接收入门下,可惜那也是少之又少,其中资质不凡的就更少了,也只有药师、弥勒等寥寥数人,但这也让接引、准提高兴不已。

三清分家之后,老子便带着玄都和人教弟子来到了先前他与玄都相遇的首阳山,从此便在首阳山立下了道场,时常再次讲经说道,教导弟子,传授炼丹之术,而首阳山周边的人族知道后也纷纷前来拜师,老子择其优异者收为记名弟子,至于其他人也没有驱逐,让他们在山下听道。

而通天教主则是带着截教弟子一路东来,避开了洪荒大地上的喧闹争斗,来到了东海之上,寻了一处仙岛当做道场,这座仙岛便是金鳌岛,通天教主更是在岛上建了一座碧游宫,摆下道场,打开山门,讲道于所有前来听道之生灵。

通天教主讲道没有那么多规矩,几乎来者不拒,而且若有资质上佳者,他更是会收为弟子,有些则是收为记名弟子,剩下那些他也并未驱逐,讲道之时也可前来旁听,一时间,截教声势大涨,大有日后万仙来朝的鼎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