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女娲见后土,三清分家(第3/5页)

“呃?呵呵……”凌池笑了笑,道:“你想多了,我只是很欣赏后土的牺牲精神,觉得洪荒需要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圣人,所以才出手帮了她一把,绝无别的心思。”

“真的?”女娲半信半疑。

“你这脑子里整天想什么呢?”凌池递给她一个刚画好的糖蝴蝶,道:“尝尝。”

“唔……”女娲看着这只漂亮的糖蝴蝶,伸出舌头舔了舔,眼睛一亮,笑靥如花:“好甜,真好吃。”

“那还用说……”

……

后土成圣后不久,作为三清道场的昆仑山变得十分热闹,山脚之下乃至周边群山之中,无数人族、妖族都纷纷前来拜师,就连昔日隐退的龙凤麒麟三族都有极个别的前来拜师,这让三清着实有些头疼不已,毕竟他们已然立教,自然需要收徒。

不过对于收徒这件事,三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老子之人教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应自然,而元始天尊之阐教主张修行之道以天资为先,非天赋异禀、聪慧过人、有大毅力之生灵,不为阐教所授,至于通天教主的截教主张有教无类,见性明心,截取天道之下一线生机。

三教教义不同,自然使得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收徒上有了很大的分歧,老子于人族之中建立人教,他之弟子自然得是人族之人,如今人族修行之法几乎都是老子所传之金丹大道,可以说,人族几乎大都算是人教之徒。

而此次,前来昆仑山拜师的人族也着实不少,而且这些人在人族之中都算是比较拔尖之人,天资自然不差,可惜老子想要的弟子必须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而且要看缘分,一人足矣,如今这些人显然与老子的缘分都还未到。

不过老子也没有全都拒绝,而是从中挑选了一些优异者作为人教的记名弟子,毕竟未来的人教也不能只有他与他弟子两人,还是需要一些人来帮助他打理人教事务的,收了一些记名弟子之后,老子便直接离开了昆仑山,前往洪荒之中寻找与他有缘的弟子。

一路行来,老子在一山前停了下来,只见那山前有一人族青年,面山而跪,久久不动,一问之下便才得知,此人为求仙问道,逢山便拜三月,若无名师收容,他便就此离去,再往下一处,如此大毅力,着实让老子大觉此人便是他想寻的弟子,此人便是日后的玄都大法师。

而玄都的资质也是上佳,有毅力,有恒心,乃是难得的一块璞玉,老子见猎心喜,当即表露身份,收玄都为徒,而他们师徒相遇的这座山便是首阳山,乃洪荒大地诸阳之首,绝佳的仙家福地,这里也成了日后老子的道场所在。

老子外出收徒期间,昆仑山却闹得有些不可开交。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二人在收徒上更是大有分歧,元始天尊设问心之阵考验弟子,凡过大阵之考验者便可拜入他门下,而通天教主却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愿拜他为师,他便将之收入门下。

元始天尊所设问心之阵,不仅要考验弟子之资质,还要测试其毅力、智慧等等,圣人设阵,前来拜师求道之人又岂能轻易通过考验,入阵者成千上万,但能真正通过大阵考验者却是寥寥无几,最终也只有一十三人来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这一十三人之中,有大半都是人族之人,这倒是让元始天尊有些意外,不过大多修为不高,都在天仙到玄仙之间,不过这也正合元始天尊之意,若都是金仙乃至大罗金仙修为,又如何转修他玉清仙法,毕竟修为越高,想转修他法便更为困难。

不过这十三人之中,有一人却是让元始天尊有些意外,说起来他也见过,正是当年紫霄宫三千红尘客之一的燃灯道人,这燃灯道人乃是开天之初一口先天灵棺化形而出,在当初听道之人中也是属于垫底的存在,当初不过大罗金仙初期修为而已。

如今时隔多年,这燃灯道人竟也修炼到了大罗金仙巅峰,着实不易,当初这燃灯道人虽然在紫霄宫中也曾听道三次,但实际上也只有前两次听道对他助益最大,最后一次所讲之准圣之道和混元大道根本不是燃灯道人所能够理解的。

元始天尊看着燃灯道人竟然前来拜自己为师,心中也是一阵暗喜,但随后也有些为难,毕竟同为紫霄中客,皆称鸿钧道祖为老师,如今他收燃灯为徒,确实有点不妥,但燃灯已然闯过他收徒所设的问心之阵,他也不好强行驱逐。

思虑一会之后,元始天尊便开口对燃灯道人说道:“燃灯,你我昔日皆为紫霄中客,称鸿钧道祖为老师,今日道友再来拜我为师,着实有些不妥,道友如今已是大罗金仙巅峰修为,自有传承,又何必来学我玉清仙法,实在是有些自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