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第2/2页)

听了这话,做笔录的警员耸耸肩,双手一摊,面露无奈:“我只负责笔录,这个问题,等下问法医吧。

法医解剖室

尸体表面已经清洗过了,所有尸表所提取到的微生物证据被依次登记后也早在两小时前就被送往技术室检验。

尸体上布满了刀伤……章桐心烦意乱。这是一具年轻女性的干尸,年龄不会超过三十岁。

正常的尸体的皮肤是有弹性的,一经切割便会收缩。所以每次开始解剖前,章桐都会用记号笔在尸体皮肤上小心翼翼地标记上预定切割的地方,但是眼前这具在物流仓库冷冻柜里发现的尸体的皮肤状况实在太糟,接连换了好几支记号笔,一点标记都没有留下。

“章主任,怎么会这样?”在一边观看解剖过程的卢浩天小心翼翼地问道。

章桐没吱声,伸手拽过一把软塑料米尺测定颈部右下方到肩膀再到肩胛骨的尺寸,然后折回测量另一侧。

她只能尽力而为了。

门被推开了,潘健托着装满试管的托盘,胳膊下还夹着一份薄薄的文件夹走了进来。经过卢浩天身边的时候,他头也没有抬,只是哼了一声就算作打过招呼了。

傻瓜都看得出潘健并不欢迎卢浩天的出现,但是为了工作,卢浩天也只能尴尬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章桐从工作台上拿过解剖刀和镊子,开始工作。

她当然明白卢浩天最纠结的问题,因为不只是他,所有在现场时看到这具尸体的人都大吃了一惊。不然的话,刚碰了钉子的卢浩天是不会硬着头皮来解剖室陪同尸检的。

尸体已经呈现出木乃伊的形态,在法医学上,它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干尸。一般干尸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尸体急速丧失水分,微生物繁殖受阻,尸体皮肤随之呈现出黑褐色的皮革样化,全身软组织干燥萎缩变硬,体重变为死者生前重量的十分之一,干尸就形成了。而它被发现的地点一般为大楼的顶楼或者干燥而颗粒粗大的土壤和沙粒中,自然条件完全干尸化则需要6 个月至一年的时间。眼前的这具干尸本身是完全遵循了演变的自然规则,但是让章桐感到疑惑的却并不是这个。

“死亡时间六个月以上,”她瞥了一眼潘健递过来的检验报告,双眉紧皱,回头看着卢浩天,“卢队,我更正一下,结合从尸体身上的密封袋中取到的虫卵以及尸体本身穿着织物的检验判断,她可能死了有将近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你确定没搞错?”卢浩天的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

章桐点点头:“应该是1985年前后,因为我记得那年秋天曾经流行过一场很严重的流感,为此很多人都打了疫苗,当时所使用的是裂解型流感灭活疫苗,8 6 年的时候,这种疫苗在全国范围内就逐渐停止使用了。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太大,尤其是针对孩子。而我在尸体的眼组织残留物中提取到了这种已经被淘汰的疫苗样本,这是实验室的报告。”说着,她示意潘健把报告递给卢浩天。

“她应该是刚做完疫苗后没多久就被害了。”章桐一边开始切割,一边继续说道。

“二十多年的尸体怎么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卢浩天伸手一指解剖台上的干尸。

“这具干尸在两年前曾经被移动过,在此之前,我想她应该是处于一个密闭且干燥高温不通风的环境中,因为缺乏水分,尸体的腐烂程度停止并且很快干枯成为木乃伊状,但是特殊的环境导致微生物无法在尸体上面产卵,我们都知道,微生物也是需要氧气的,而死者原本带进去的虫卵也迅速死亡,所以,她几乎是被定格在了2 0 多年前的样子,只是干枯了而已。实验室那边对虫卵的检验也证实了这点。”章桐说道,“我们在现场之所以没有闻到臭味,那是因为把这具干尸挖出来的人直接把她放进了一个密闭的塑料收纳袋里了,同时用吸尘器抽干了袋内的所有空气。”

卢浩天皱眉:“那死因还能查出来吗?”

章桐伸手取出已经干缩成一小团的脾脏和肝脏,把它们分别放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玻璃容器中,加入福尔马林液体。整个解剖室里安静地都能听到人的呼吸声。十多分钟后,章桐伸手又取出了脾脏,然后指着上面的刀痕,转头对卢浩天说道:“光是脾脏上这贯穿的三刀就已经足够让她致命了。”

“那……你估计有多少刀?”卢浩天问,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章桐仔细看了看干尸,长叹一声:“不知道,应该不下二十刀,她是被活活捅死的。”

“我的老天,这叫我怎么去查?”卢浩天一脸的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