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院士的考验(第2/2页)

所谓弦理论,主要试图解决表面上的不兼容的两个主要物理学理论,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并欲创造的描述整个宇宙的“万物理论”,也就是传说中的“大一统理论”。

说起来,这个理论的发现,还和数学有着不小的渊源。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维内奇诺,本来是想找到描述原子核内的强作用力的数学公式,结果在一本老旧的数学书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欧拉公式,并意外地发现这公式能够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强作用力。

这听起来很像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但事实就是如此的巧合。

就在这样的巧合之下,弦理论的雏形便诞生了。

包括后来的波色弦理论、超弦理论,以及著名的爱德华·威滕提出的“一统江湖”的M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建立一个描述宇宙万物的“大一统公式”,这几乎是理论物理学的终极目标。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国内的弦理论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凝聚态物理本身就站在理论物理学的对立面暂且不说,理论物理学界似乎也不太愿接纳这个“数学怪胎”。

甚至包括国内理论物理学的泰斗,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杨老先生,便表示过对弦论不以为然的观点。反倒是国内的数学界,对弦论持接纳、开放的态度。比如邱老先生,就跨界给弦理论“点赞”过。

然而让陆舟有些琢磨不透的是,这第三道题考查的不是弦论的知识点,而是问自己对弦论的看法。

看法?

对理论的看法?还是对理论发展的看法?

这是一道主观题吗?

笔尖在纸上停了很久,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一关的陆舟,一时间有些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