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亡命(第2/3页)

李又介似乎没有想到事情会严重到这一个地步,呆了一下,接着道:“葛副帅那里能出什么事,只要哪边稳住傲啸城,我们就可长驱直入,绕到六王爷的背后,给他的防线重重一击!”

裴立志苦笑一下,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此了。“来人啊!给我挖地三尺也要将太子找出来,封锁他逃回内地去的所有路线,一定要将他活捉,这是一张大可利用的牌,我们一定好好的利用利用!”

“遵命!”一名偏将应声而去。

“就地宿营,埋锅造饭。”裴立志站了起来,又恢复了一贯的冷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吧。六王爷,你打得算盘也未免太如意了,想让我作你登上大宝的棋子,嘿嘿,只怕终不能如你的意。

密不透风的追捕网一步步地缩小,太子李志此时真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随行的近千名部属此时已所剩无几,刚刚在一个时辰前,他们遭遇了追捕他们的叛军,一场苦战,李志在郑士良的拼命保护下,仅仅带着不足百人冲了出来,此时太子浑身上下沾染了血迹,披头散发,形如恶鬼。郑士良更是惨,身上倒处都是伤口,左腿上,还倒插着一支羽箭。

刚刚喘息未定,身后的呐喊声又是冲天响起,众人骇然色变,来得好快。郑士良猛地一鞭击在太子的马股上,“快走!”大家一言不发,直是摧马狂奔。

冲天的水声响起,大家抬眼望去,不由神色惨然,冲天的金水河如同一条巨莽,横亘在众人面前,无情地拦住众人的去路,身后,叛军的身影已是清晰可辨,“活捉李志”的呐喊声声声入耳。

李志忽地仰天狂笑起来:“看起来天也要灭我啊!”猛地仰天悲嗥一声:“父王,儿臣对不起你了!”拔出宝剑,就向脖子抹去。身边的郑士良大惊失色,一个虎仆,纵身跃到李志的马上,劈手夺过他的宝剑,大叫道:“太子,眼下还没有到最后时刻,请太子万万不可轻生啊!”

太子惨然一笑:“郑将军,我们已是身陷绝境,难不成你想让我做叛军的俘虏吗?我宁愿一死,也不愿这样苟活!”

郑士良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回首看向百多名卫士:“弟兄们,你们怕死吗?”

“不怕!”

“好!”郑士良大叫道:“今日我们就是全死在这里,也要保太子平安,现在,我命令,所有人列队,向叛军冲锋!我送太子过河!”

众卫士默然无语,长枪高举,枪尖向前,列成了整齐地冲锋队形。郑士良双眼一闭,大叫道:“冲锋!”百多名卫士一声大吼,并辔向前冲去,虽只有百人,但冲天的呐喊倒似有千军万马之势。

郑士良霍地策转马头,将太子抱在怀中,猛地将手中宝剑在马股上砍去,胯下的战马一声悲嘶,猛地向前奔去,速度越来越快,眼见着距河岸越来越近,郑士良又是一剑刺进马股,战马狂嘶声中,纵身向金水河跃去。这马是皇宫内苑中的千里良驹,这一下负痛而起,竟是一掠数丈,直到河心,才直直地向下坠去。郑士良一声狂喝,两脚在马背上一点,已是抱着太子一跃而起,向前掠去,前去丈余,已是力尽。眼见着两人就要落下河去,郑士良又是一声狂呼,双臂抡起太子,风车般一转,用尽全身力气将太子向对岸掷去,呼的一声,太子飞过了数丈的距离,砰的一声跌落在河岸上的沙滩中,郑士良却是加速向河中坠去,激起一片浪花,转眼之间,就被湍急的河水淹没,河面上只是留下了一个个急速旋转的旋涡。

李志连滚带爬的奔到河边,双手无力的伸出,悲嘶道:“郑将军!”泪水长流而出,抬眼向河对岸看去,剩余的百多名卫士此时正冲入对方军阵中,一阵疯狂的喊声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河滩上留下了数百尸首,这些卫士此时亡命攻击,虽然最终难以幸免,却也让对手付出了数倍的代价。

李志爬了起来,大喊一声:“将士们,如我能脱大难,定当回报!”一个转身,踉踉跄跄地向远处奔去。

夜幕降临,李志小心翼翼地伏倒在草丛中,虽然饥饿难挡,却也不敢贸然去寻吃食,一路之上,他已躲过了数起的搜寻人马,此时无论什么人看到他,都不会认得他就是那个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太子殿下了。

起风了,已是快入冬了,风已有些刺骨,浑身上下没了几块好布的李志不由冻得瑟瑟发抖,但是老天爷也似乎偏偏与他作对,一阵阵的狂风刮过后,电闪雷鸣,竟连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一转眼,就已将李志浑身浇得透湿。狂怒的李志猛地站了起来,戟指着老天,大骂起来,刚一起身,竟是隐约看见不远处一队人马逶逦而来,李志大惊,一下子伏倒在草丛中,借着闪电,看清了竟是一队撒察汗国的军队,不由出了一身冷汗,一下子伏倒在草丛中,透过草从,紧张地看着这一队人马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