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1月6日。今天比较巧的是好几个日子都跟新四军有关,所以先讲一讲新四军和皖南事变,其次是夏时制等一些好玩的事情,一起跟大家分享。

| 新四军成立及皖南事变 |

可能冥冥中,有一些好像命运的东西,新四军的很多重要时刻都是在这一天发生的。第一是1938年的1月6日,新四军军部成立,正式有了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军队之一;第二是1941年这一天,就是皖南事变最后结束的这一天,新四军的前期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逗号吧。接着是新四军继叶挺之后的下一任军长,陈毅元帅,在1972年的这一天逝世了。因为这三个时间的关系,今天讲一下有关新四军的小点滴。

重要的历史,历史课本都讲了,大家自己去“维基”一下,我就讲讲我觉得有意思值得一提的事情。皖南事变结束时,新四军及其直属部队,包括大量干部在里面有将近一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叶挺同志去交涉,被国民党扣留,一直到抗战后才被释放,但不久就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了。

1938年的1月6日,成立了军部,叶挺同志为新四军军长,但实际上之后这三年叶挺同志只指挥了两天新四军,就是1月5日跟1月6日这两天——皖南事变的最后两天。为什么呢?因为叶挺同志最开始是中共党员,在北伐时期做北伐名将的时候就是中共党员,他的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第四军是我党最重要的部队,也是北伐时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导致了第四军被称为“铁军”。后来叶挺同志做了南昌起义跟广州起义我军的主要领导人。

因为两次起义都失败了,加上党那时候有一些激进,就批评了叶挺同志。叶挺这个人本身是一个气性很大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职业军人,不是个职业革命家,所以他对各方面形势都是以一个军人的性格来判断的。再加上他老婆家里特有钱,他又是那种穿得又好吃得又好的做派,所以那个时候被党批评了以后就脱党了,脱党以后就在国外待了一些年,过着员外的生活。

但是抗战爆发,所有的人都共赴国难,叶挺也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虽然当时已经不是中共党员了,作为中国军人回国报效,正好赶上中共军队留在江南的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改编成新四军以后,国共双方对于新四军军长人选,始终在斗争,国民政府是希望顾祝同来做新四军军长,我们是要请叶剑英来当军长。

大家看这两个人就知道,新四军虽然只是一个军,但是双方对这个军的重视,远远超过当时整个国民革命军的数十个军。因为顾祝同当时的地位,已经是战区司令长官这个级别了,他来这儿当军长说明国民政府很重视这支军队。叶剑英同志南昌起义的时候就已经是第四军参谋长了,我们要请叶剑英同志来做军长,叶剑英同志作为我党我军的一个高级将领,红军时期就做过总参谋长,八路军后期也做过总参谋长,以这个级别来做新四军军长,说明双方都很重视。

但是僵持不下的时候,正好叶挺出现了,这个人双方都觉得可以接受。叶挺是北伐名将(北伐是以蒋介石为统帅的),所以蒋介石也比较信任他。他毕竟是中共老党员,中共还算是比较信任他的,请他来延安谈了谈,然后他表示一切听党的。

没想到最后,他也一直没能真正获得指挥权。因为我党对军队到今天为止都是党指挥枪,就是党要保证绝对领导。所以当新四军成立,军部也成立了,军长是叶挺,但同时成立了新四军的党委,党委是由当时负责南方三年游击战的我党最高领导人项英同志来担任。陈毅同志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也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在新四军中做支队司令(相当于师长)。在当时,项英同志有一点过于强调党的领导,把团结更多的人、团结全民一起抗战这件事稍微往后放了放,所以新四军一直是由党委来领导。叶挺同志因为不是中共党员,所以没法参加党委会,也一直不能插手新四军指挥的各方面事务,实际上连一个参谋长的作用都没起到。因为实际上党委在开会的时候,新四军参谋长是中共党员,所以战略、战术、作战方案实际上都是在党委会会议上决定的,直接向党中央汇报。

因为当中隔了一个党委,所以叶挺始终没有能够参与到指挥中来,当然他的脾气一直也没能改,中间有三次他是非常愤怒的,因为他认为项英不懂军事,他自己是一位名将,所以曾经愤怒地辞职三次。但是我党说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是不一样的,在国内战争的时候,他可以愤而离去,出国了然后再也不回来,但抗日战争是一个民族的战争,是关系到我炎黄子孙生死存亡的战争。叶挺同志,在这个时候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他的军人脾气导致了三次辞职,但他最终还是能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