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姐婆的娑萨朗(第2/6页)

后来,从那本《奶格玛秘传》中,她发现了一首“奶格金刚偈句”。其内容是,

诸法现象显,其实为虚幻。

禅修其体性,也是为虚幻。

真实佛果位,究竟亦为幻。

缘为虔诚故,离执而解脱。

姐婆小时候教她的木鱼歌中,也有相似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那纷纷扰扰的花花世界,

其实不过是心的幻影;

那禅修时追求的殊胜觉受,

也不过是空谷的回声;

那万千人追求的佛的证果,

究竟看何曾有永恒的实体?

因为有虔诚的光道相连,

我们才到达自由的幻城。

除了翻译时的不同文字外现,两者的精神内涵则惊人的相似。后来,她发现,姐婆教她的木鱼歌,都在《奶格玛秘传》中有相似的内容。

姐婆还教了一种奇怪的木鱼歌。那歌儿只有音,并不知道是什么字。姐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教她唱那种歌儿。虽然她一直不知道歌中的意思,但她还是一直唱着。因为那歌的韵律很美,像天籁一样,能带给她一种异样的清凉。

歌的内容很多,有烟海般的意韵和内涵,但她终于记熟了它们。小时候的东西记得最牢。后来的大学里,紫晓记不住许多考试内容,却一直忘不了姐婆教她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天籁般的木鱼歌。

记得姐婆说,不懂意思不要紧,将来因缘成熟后就会懂的。那时,她当然不知道,姐婆教她的歌,其实是西夏文的音译。她更没想到,还在她懵懵懂懂的时候,姐婆就将一个巨大的使命赋予了她。

后来,姐婆到了娑萨朗。姐婆相信世上有个娑萨朗。姐婆常打座,常念“奶格玛千诺”,念了四五十年。一天,她安顿好了家务,说奶格玛和红白空行母来接她。

就走了。

想到姐婆“走了”的时候,紫晓的心里有点憋。一股酸酸的感觉涌向鼻头。

姐婆是坐着走的,很安详,连颜色都没变,脸红朴朴的,似在微微地笑。紫晓不信姐婆走了,就“姐婆”“姐婆”地叫。可姐婆总是笑,不应她。妈说:“傻丫头,别叫了,你姐婆走了。”紫晓就问:姐婆到哪儿去了?她啥时回来?

妈就告诉她,姐婆再也回不来了。

走了,就是死了。妈说。

那时的紫晓还以为死多可怕呢,就整天地念叨: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会死?她想逃过死去。可不知咋个逃法。夜里也合不了眼。她想,是不是快快地跑,死就撵不上自己了?

后来,她才知道:死是个很大的黑洞。谁都会被吸进去的。一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紫晓记得,自己忽然长大了,知道了人会死。

可人为什么会死?她问妈,妈也答不上。后来,紫晓才知道,这问题,答不上的人多着呢。他们只会说,活了,当然要死。再后来,紫晓才知道,这是最好的答案。要是不活,就再也死不了了。再后来,遇到了黑歌手,紫晓才知道,死其实也没啥可怕的。

望着姐婆微笑的核桃脸。紫晓不信姐婆走了。姐婆老说:“晓儿,好乖乖,快些长大。长大了,嫁个好女婿儿,卖上一大包奶糖,叫姐婆吃。”姐婆说这话时,也鬼鬼地笑。姐婆不骗人。她怎么会走了?

紫晓于是就哭。紫晓哭得很凶。紫晓一哭,她就知道姐婆走了。因为姐婆最见不得她哭。紫晓一哭,姐婆就瘪了嘴:乖乖,乖乖,我的乖乖。手忙脚乱个不停,恨不得掏了心,给紫晓包饺子;或干脆把紫晓含在嘴里。

知道姐婆走了的时候,紫晓就更凶地哭。

她知道,走了,就是死了,就是再也见不上姐婆了,再也没人叫紫晓“乖乖”了,再也没人讲牛郎织女了,再也没个鬼鬼地笑的姐婆了,再也没个“咯吱”着逗她的姐婆了。

可村里人都说,姐婆修成了。一说,妈就抹了泪叹息。

紫晓不知道“修成”是什么意思?有人就解释说是去了娑萨朗。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人都坐在莲花里,想什么,就有什么,清凉,快乐,再也不到这个“五浊恶世”来了。

紫晓就想,姐婆肯定是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外婆那儿了。书上写那儿也没有痛苦,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紫晓想,有一天,姐婆肯定也来接她。

姐婆最疼她。

想起姐婆的时候,紫晓就唱姐婆教她的歌。每当唱起那歌的时候,她就会融入一种善美的旋律中,渐渐地消解了自己。那时,她每每在无我的时分看到姐婆,只是她发现,她看到的,是年轻时的姐婆,那模样很年轻,很美丽,甚至有些不像姐婆了。后来的某一天,紫晓才知道,她便是奶格玛。

3

紫晓领结婚证的那一天,是个风天。

那天,紫晓很幸福。她说,风天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