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悖论(第2/3页)

葬礼的仪式被简化缩短,承载着母亲遗体的棺,慢慢的被放入了黑石头所打造的椁中,当沉重的棺盖将要盖上的一瞬间,祖庚就开始哭了,一国的君王,这片江山的统治者,在此刻像一个失落的孩子,哭的无比痛心。

我不是不难过,只是我的心里充满了猜测,母亲对我来说,如同一片宽博的海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也是一粒尘沙,史料中没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也无法从既定的事实里去推断,她是否经过黑石头的浸润之后重新恢复了生命。

已经过去的历史,其实也是未知的。

葬礼结束了,我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慢慢的落下。母亲的逝去是一种难忍的痛苦,可是却让我抛开了心头的羁绊。我开始和姬其他们夜以继日的研究铭文,试图破解它,获得更大的力量。我们都知道,祖甲和鬼方大巫师,必然也在全力的解读铭文,现在是无声的对拼,谁抢在前面,就会占得先机。

羊九奇和尹常没有闲杂的事物,姬其和公叔野不能每天都泡在铭文中,我虽然不担任具体的职务,但每过两三天,还是要和祖庚见一次面,用长生诀来帮他延缓病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彼此间的交流,对长生诀的理解,也日益深刻,尽管仍然不能彻底消除祖庚的病患,不过会让他舒服很多,同时也能延缓更久的时间。

我并不想让他出现意外,祖庚在位,无论对我,还是对其他人,都有好处。所以我嘴上不说什么,但的确是在尽全力。从母亲下葬之后,又慢慢的过去了半年,祖庚的病情没有发作加深,反而感觉比以前有了改善,他自己也很高兴。

可能也正是这种改善,让祖庚恢复了一点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他的岁数还不大,刚刚三十岁,正是一个人一生中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黄金时期。尽管母亲的逝去,是祖庚心头一块永远都抹不平的伤疤,但他也在慢慢的成熟,知道一个人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私事和国事。

偶尔,祖庚会兴致大发,跟我畅谈自己的理想,他渐渐有了一点雄心,想让殷商现有的版图无限巩固,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他的初衷是好的,而且一直都在尽力,假如给他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让他完全的成熟起来,那么他即便做的没有武丁那样好,至少会成为一个仁主。

“宁侯,你正年轻,你学识渊博,可来辅佐我。”祖庚说到兴起,兴奋的卷卷衣袖,指着王宫之外那片湛蓝无垠的天:“你我同心协力,将来君臣名留青史,我不求能够长生不死,只愿这一生没有虚度,就已足矣。宁侯,你是我的手足,除了这片江山不能给你,其余的封赏,我绝不吝啬……”

我笑着摇摇头,我所期望的,并不是封侯拜相,也不是名留青史,在我的印象里,我依然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和价值。

但我的心里,开始不安,因为有一个问题,在之前我没有意识到。

历史是无法彻底还原的,后人所知的历史,也只在经过了无数次篡改以及当政者的需求之下而产生的,那是后世人获取历史真相的最重要的途径,前人出于各自的目的而写下了什么,后人就以此为据,来总结一段历史时期的详细经过。很多的真相,也就是这样被湮灭在时间之中的。

不过有些史料,还有比较高的可信度。我想起在过去浏览的史料里,商王祖庚在位七年。一个帝王,除非是寿终正寝,才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权力,这就意味着,祖庚从继位之后,只活了七年。

但我钻研长生诀这大半年时间,虽然没有长足的进展,不过冥冥之中,对生和死的奥义,仿佛又领会了一些。在给祖庚延缓病状的同时,我能清晰的感觉到,他虚弱的身体,在一点点的恢复。他的受损,是从母胎就开始的,是一种先天病状,后天的治疗,无法根治他。然而,只要我全力以赴去维护他,那么,以他现在的状态,保守估计,也可以再活十四五年。

在这十四五年时间中,我肯定对长生诀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能帮他多延缓几年寿命也说不一定,但既定的历史告诉我,祖庚没有活那么久,几年之后,他会死去。

他为什么会死?

我又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沉重了几分,我不想让祖庚死于非命,既然不想让他死于非命,那就要尽自己的力,去保护他。祖庚得到候国的支持,王位稳固,是殷商的王,寻常的人,寻常的力量,绝对威胁不到他。

这就意味着,能够威胁到祖庚的,一定是超乎寻常的神能。我要争取时间和祖甲鬼方大巫师进行无声的对抗,要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现在更要维护祖庚,重压,已经让我隐隐喘不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