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又见残片(第2/2页)

古行的黑话,古墓被称作“坑”,盗墓就是“下坑”,如果是一座从未被盗挖过的古墓而且陪葬品比较多,就是“肥坑”。这个肥坑是怎么被发现的,还不清楚,但古行里几个有头有脸的团伙都被吸引了。这年头,北方几省能下的坑不知道来来回回被下了多少次,大家的货源都很紧张,遇见这样的肥坑,谁都不肯错过。

但那个地方不怎么好搞,据说死了人,不过带上来一点东西。东西一带出来,人的眼睛都红了,是器型很完整的青铜器,还有一些破碎的器皿残片。混古行的人,多半都知道很多历史知识,而且会鉴定鉴别。东西带上来,有人看了看,最终确认这是商中晚期的东西,特征非常明显。

李立威现在缺人,而且全力在寻找小红花,对于这样诱人的生意,他其实没有兴趣。但一听到那些东西里,有青铜器皿的残片,就好像触动了他的神经。消息一传回来,马上又让人去查。张家口离这儿不算远,李立威团伙里发生的事,还没有传出去,这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同行也给面子,跑去调查的伙计虽然没有拿到真品,但是带回来几张实物照片。

说到这儿,宋金刚就拿了几张照片给我看,想让我再确认一下。

拿到照片的同一时间,我就认出来,几块残片不像是从青铜鼎上脱落的,残片比较薄,而且残片的本体体积没有青铜残鼎那么大。但是只看着照片就能分辨出来,上面隐约有一些铭文。

“是铭文吗?”

“是。”我点点头,把照片又看了一遍,然后交给宋金刚。

李立威看了看我,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想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青铜碎片的意义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最多也就是把剩下寥寥不多的铭文原体给收集起来。但收集了所有的铭文,又有什么用,破解的难度非常大,就算摸到了一些门道,要把铭文整体解读出来,我估计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而且,这个消息本身就带着疑点。商是一个朝代,不过跟后世的汉唐元明这种朝代不能相比,生产力的落后,统治体系的漏洞,注定了商王所能管辖的地域很有限,商,包括后来的周,王权只能控制首都周边的一些领地,领地外的地盘,属于诸侯还有未臣服的部落拥有。殷商后期,商的真正版图还没有扩张到现在的张家口一带。

其次,商时代的青铜器是非常珍贵的东西,除了王室,就是一些诸侯可以冶炼使用。能在墓葬里用青铜器作为陪葬的人,身份地位肯定很显赫。我琢磨不出,在远离殷墟的地方,会有什么人拥有这样的地位。

再一个,司母戊铭文在青铜残鼎上出现,但这个东西还没有泛滥到人尽皆知的地步,相反,就算在殷商时期,铭文也是极少数人才知道的隐秘。

所以,综合分析,这些疑点背后,倒是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线索。我想了想,现在暂时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也不愿意把话说的太直白,让李立威受打击,所以他一提议,我就默认了。

李立威一看我同意,就不说什么了,让我带着宋金刚到那边去。李立威很急,宋金刚不敢偷懒,马上就开始做准备。

我们两个没带多少人,因为过去是摸摸情况,不是跟人抢货。车子刚开出四环,宋金刚的电话响了,是提前派去打听消息的伙计打过来的。宋金刚接完电话,挠了挠头,说情况可能有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