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千年往事(第2/2页)

在这些青铜残鼎刚刚铸造出来并被使用的时候,大概是商代武丁至祖甲统治时期,商王室对全国还有强大的统治权,所以四个祭祀场内,各有一支部队进行维护工作。每个祭祀地都驻扎三“族”,商代的部队编制,大概以“师”,“旅”,“族”为单位,每一族有士兵一百人左右。

商代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供养军队是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商王室没有大量的常备军,每每需要进行战争之前,才会临时征召,但就在这四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长期驻扎总计一千两百人左右的部队,这只能说明,祭司场很重要。

对雷口等地区的守护一直持续到商末,武王伐纣,商代终结,驻扎在雷口等四个地方的部队土崩瓦解。

不过,守护并没有因为商的覆灭而真正结束,正规部队不在了,却还有人担负着这个任务,只不过任务变的隐秘,守护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守护一代接着一代,无形中延续了三千年,直到现在,隐秘的守护者依然存在。雷口的老羊倌,就是一个守护者。

“葫芦嘴这里的守护者呢?”我觉得不管是之前大头带领的队伍,还是我们的队伍,进入葫芦嘴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明显的攻击,也没有遇见意外的人。

“他走了。”妖人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皮子不易觉察的跳动了一下:“他还有别的事。”

妖人没有讲述什么特别实质性的问题,但是他给予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我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线索仿佛清晰了一些。

因为商王室急于进行祭祀,所以被迫用四尊铸造失败的残鼎充当祭器,但他们还在继续铸造完整的青铜鼎,事实证明,这尊青铜鼎最终铸造成功了,那就是举世瞩目的司母戊鼎。

根据史料的记载以及司母戊鼎表面的铭文,可以准确的判断,这尊鼎,是商后期的商王祖庚为祭祀母亲妇好而铸造。商时期,尤其是王室成员对祖先的祭祀相当的隆重,司母戊鼎是确凿的证据。

思考得到的线索,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感觉,我感觉这个事件,仿佛就是从极久远之前的祭祀而引发的。

如果这样想的话,妖人所说的那盘很大很大的棋,从遥远的殷商时代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司母戊鼎在铸造成功以后,没有进行一次正式的祭祀,这是一尊重器,但是在铸造成功的当天,发生了很奇怪的事,就是因为这件怪事,让当时的人感觉,大鼎是不祥之物。

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至少需要三百名有丰富经验的工匠集体作业,紧密配合。之前的四次铸造全部失败了,造出的鼎都有或大或小的缺憾,第五次铸鼎,终于成功,负责铸鼎的那些工匠惊喜交加,他们完成了商王赋予的任务,而且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赏赐。

但是,那三百名工匠没有来得及领到商王的赏赐,因为他们全都不见了,就好像空气一样,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冶炼作坊的外围,有军队把守,众目睽睽之下,三百名工匠消失的那么诡异,没有征兆,没有痕迹,仿佛这三百条活生生的生命从来没有在世间出现过。

“这种事,没有根据的。”我对妖人的话有点怀疑,其实,他所展示出的如同神鬼一般的手段已经让我无力反驳,我真的觉得他什么事情都知道,但是话又说回来,因为我以前所接触和从事的职业,让我对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有苛刻的信任底线,几千年前的事儿了,要是没有翔实的文字记载,我宁愿相信它只是一个无稽又荒诞的民间传说。

“有。”妖人很肯定,又很认真的对我说:“我就是根据。”

“除非,你当时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如果我告诉你,我的确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愿意相信么?”妖人那张活力与衰老并存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我说不出话,妖人在不断挑战着我的思维极限,看着他那一抹笑容,我糊里糊涂的就真的在想,他亲眼目睹了那些吗?

“我是否亲眼目睹了这些,并不重要,你只要相信,它是真正发生过的就足够了。”妖人的脸几乎是僵硬的,那抹笑容闪了闪就随即消失,他说:“那三百名铸造司母戊鼎的工匠消失之后,商人没有再见过他们,当时的人都觉得,他们好像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那是一个谜,是所有人都无法解释的谜,关于那三百名铸鼎工匠的下落,直到殷商覆灭,都没有人知道。

“但是,他们出现过。”妖人说:“以一种你绝难想象的方式出现的。”

“在哪儿?什么时候出现的?”

“1939年,6月,河南安阳县,武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