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紧急抓捕(第2/5页)

萧错指着琀蝉纹饰和颜料分析结果,说:“这些颜料,全部取自天然物质,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用这种珍贵矿植物颜料作画,图案壮观、层次分明、色相艳而不俗,能较好地映衬出庄重、高贵、典雅的特质。最大特点就是耐久性极强,经过上千年保存仍不退色,就像刚刚画出来的一样鲜艳。别说用这样的颜料做人体彩绘,就算在地上画个圈,也够秋萍在皇冠跳三年舞。”

狄康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谁会用这些颜料作画?”

萧错非常肯定地说:“喇嘛。”

狄康脑袋一晕:“秋萍信仰伊斯兰教,怎么会和喇嘛扯上关系?”

萧错说:“虽然这个蝉形纹饰,是画在秋萍手臂上,但从颜料和画风上分析,这是一幅唐卡。”

狄康急忙摇头,说:“不可能,唐卡属于藏文化,而秋萍是回人,信伊斯兰教,怎么会在手臂上纹饰唐卡呢?”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事,往往就是问题的真相。绘制传统唐卡,要用羊皮或棉布做的画板,绷在木框上,用炭笔起初稿,勾勒出图形,再用研磨成细粉的彩色矿物颜料描绘填色。大面积着底色后,才用猫毛精细勾线。这些矿石和动植物颜料的手工炮制和提取,手续非常繁杂缓慢,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是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女人慢慢研磨。也就是说,这些颜料是一男一女配制出来的。所以,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个唐卡画师,应该就是秋萍孩子的父亲。”

狄康突然拍了萧错肩膀一下,赞叹道:“这就是我最信赖你的地方,每次,你都能找准重点。可我们到哪找这个喇嘛?鬼街口不缺疯子,也不缺天才,更不缺喇嘛。”

“按照绘画大师吴老的理论:笔墨是奴才。想从众多画师中找到这个蝉形纹饰的作者,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不同风格的唐卡,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绘画流派。”

“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完全不符合琀蝉的风格,我们可以轻易排除。代热派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的造型、人物的神态和人物的内涵,不会对一只蝉感兴趣的。希岗巴活佛的画风,受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较大,鬼街口不认这种画风。曼娘派画像特点是愤怒像,上色淡雅。曼萨尔派与曼娘派的画风相近,特点是线条粗犷,上色较重,画工精细等。这个蝉形的画风,已经脱离这些画派的风格,也就是说这个画师在创新。”

“我不懂唐卡艺术,但我想快点找到这个唐卡画师。”

“别看这只蝉形纹饰微小,但配色已经高达三十二种。虽然脱离了画派,但绘画水平已经是超一流了,鬼街口这样的唐卡画师,只有一个人。”

“谁?”

“龙桑。”

萧错决定立即去找龙桑问个明白,却被狄康一把拉住:“我马上派人抓捕龙桑,只要龙桑还在鬼街口,就是我们的笼中鸟,瓮中鳖。不管秋萍的死跟龙桑有无瓜葛,何晓筝都会处理明白的。在我看来,老嘎乌内壁上的那些图纹暗喻,就是萧楚格死亡的导火索。你千万不能因此乱了方寸,弄清萧楚格的真正身份,才能弄清楚是谁想杀她。”

萧错虽然也是矛盾重重,但很快镇静了下来。他看了看表,赌石大会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他不能让秋萍身上这个蝉形,来干扰他追查格格的身世。

狄康走的时候,从包里拿出髀石,交给萧错:“格格出事那天,王二的大货车翻了,里面装着一个大泥块,我从里面抠出了一个髀石,你抽空看看。”

萧错接过髀石,告诫狄康:“虽然葬玉琀蝉只是传说,或者只是个鬼故事。秋萍的死,不管是人为,还是鬼弄,我都认为,琀蝉的诅咒已经开始了……”

【3】

狄康可不信诅咒那一套,所谓疑心生暗鬼,都是庸人自扰。古代人就喜欢玩阴的,说话之乎者也,做事也喜欢绕弯子,害起人来更是不肯爽爽快快,放着刀子不用,却用什么诅咒。

凭着秋萍身上留下的痕迹,已经足够把龙桑列入第一嫌疑人。迅速把龙桑抓来审问一番,才是眼前的大事。如果拖得太久,一些犯罪痕迹就会随着时间,变成般若波罗蜜的足迹,而凶手也会趁机逃之夭夭。

狄康一边往龙桑画室赶,一边打电话把葬玉琀蝉的缘由告诉何晓筝。何晓筝立刻换上衣服,说阿訇到现在还没来,她也要去龙桑家。狄康急忙制止:“收拾杀人犯的,不是科学家,是警察。”

何晓筝却说:“没有证据,就算凶手站在你面前,他也是安全的。也许我还能在龙桑家里找到导致秋萍伤痕的缢绳,致死的蛇毒和注射器之类的证据。我要去弄清楚,秋萍是不是从龙桑家出发的,她在去红丹河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的死跟高娃失踪和萧楚格车祸到底有没有关系?眼下要尽快寻找高娃,再出人命,这个城市就要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