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1011/第十一章(第2/3页)

他将这些工具下载到一张大容量的光碟上,然后离开了洛斯阿拉莫斯的网站。他停顿了一下,活动了一会儿手指,接着往前坐,再次敲起键盘进入网络,动作重如相扑选手。他先从多用户历险网络开始查起,因为凶手的动机很明显,就是想在真实世界玩这种恶名昭彰的“进入”游戏。吉勒特询问的人都没玩过“进入”游戏,也不知道有谁玩过——是否如此,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然而吉勒特仍找到了几条线索。

他离开游戏网站,来到万维网。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万维网,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它到底是什么。万维网简而言之就是国际计算机网络,它通过专门的计算机协议让用户能看见图片,听到声音,从一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时只需点击屏幕上的某些地方——超文本链接。在万维网出现前,网上的信息多数是文本形式,用户从一个网站转到另一个网站时极为麻烦。万维网仍处于青少年阶段,因为自它诞生于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即瑞士物理研究所,到今天不过十几年时间。

吉勒特搜索了一些地下骇客网站,这是网上阴森恐怖的地方。有些网站还要求你回答晦涩艰深的骇客难题,或在屏幕上点击一个小得几乎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点,或报上密码。然而,这些难题都难不倒吉勒特,一两分钟之内他就能通过障碍。

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他忘情地在蓝色虚拟空间中畅游,越走越远,查访过的电脑有的在莫斯科,有的在开普敦,有的在墨西哥城,有的就在附近的库比提诺或圣塔克拉拉。

吉勒特在网上快速前行,不愿让手指离开键盘,怕因此会破坏节奏。多数骇客习惯于用纸和笔随时做记录,但吉勒特并非这样,他在屏幕上打开了一个文字处理窗口,将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剪贴过去。

他在网上搜索到了用户网,这个网由八万个新闻群组组合而成,用户依据个人兴趣在上面贴信息和图片,上传程序、电影、声音文件。吉勒特穿行在一些知名的骇客群组,如alt.2600,alt.hack,alt.virus及alt.binaries.hacking.utilities,看到相关的资料便剪贴下来。他发现了几十个他入狱后才成立的群组,就跳至这些地方一一浏览,由此又发现了更多新的群组。

继续浏览,继续阅读,继续剪贴。

手指下发出啪的一声,屏幕上出现的是: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由于他打字过猛,键盘出现故障了。他从事骇客行为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吉勒特扯下接头,把键盘扔到背后的地板上,接上另一个键盘,又开始打字。

接着他来到在线实时聊天室,这是不受管制、没有任何限制的网络,你可以在上面看到兴趣相近的人在进行实时讨论。你只要输入自己想说的话,按下回车键,文字就会呈现在此时登入聊天室的所有用户的屏幕上。他登入的聊天室是#骇客——每个聊天室的名称都以符号#开头,后面接一个描述词——年少的他曾流连于这个聊天室达数千小时,和全世界的骇客交流信息、讨论问题、开玩笑取乐。

逛过在线实时聊天室后,吉勒特开始搜寻电子布告栏系统。这些布告栏有如网站,却只需花一个市内电话的费用就能进入,因为它们不需要网络服务商提供支持。有些电子布告栏是合法的,但也有一些,如取名为“死亡骇客”和“寂静的春天”的布告栏,属于网上最黑暗的区域。在完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这些电子布告栏里贴出制造炸弹、毒气的方法,还教人编写能使系统瘫痪的电脑病毒,它们可以清除全世界半数人口的硬盘的内容。

追查线索——沉浸在网站、新闻群组、聊天室、档案库中。猎捕……

这种行为,犹如律师为了使代理人免受死刑,翻遍陈旧的书架寻找合适的案例档案,也像猎人悄悄穿过草丛,朝着似乎是熊的吼声发出的方向前进,又像情人寻觅着彼此欲望的核心……

不过在蓝色虚拟空间里搜寻,又和翻找图书馆的书架,走过及腰高的草丛,或抚摸爱人平滑的肌肤不同,而是像在不停扩展的宇宙里四处探寻,而这个宇宙不仅包含已知的世界与未知的奥秘,也涵盖过去的世界与未来的世界。

无穷无尽。

啪……

他又敲坏了一个键,是最重要的E键。吉勒特将键盘扔进角落,那里还有之前他扔下的一个坏键盘。

他接好另一个键盘,继续打字。

下午两点三十分,吉勒特走出办公隔间。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他感到背部酸痛。然而,尽管上网时间短暂,他仍能感觉到那种刺激感,而离开电脑时则十分不情愿。

他来到计算机犯罪调查组的中央办公区,看到毕晓普正与谢尔顿交谈,其他人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围在白板前再三推敲着线索。毕晓普最先注意到吉勒特,他住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