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亲姐妹 1(第2/4页)

见裴玄静停下思索起来,宋若华探问:“炼师有何发现吗?”

裴玄静却反问道:“三娘子晚饭吃的是什么?”

“我们四姐妹一起吃的晚饭,就在我房中。”宋若华悲伤地说,“我们向来如此。”

“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

“是一样的。”

“饭后还用过茶水或者夜宵之类吗?”

宋若华回答:“每天晚饭之后,姐妹们都会在我房中闲谈,直到睡前才各自回房。因为最近我的身子不太好,精神短少,所以晚饭后没多久大家就散了。若茵习惯晚睡,回房还会自己烹茶,她的房中自备了茶具。至于夜宵,一般是没有的。前几日过上元节时,圣上在宫中赏赐了许多点心,我们都还吃剩下不少。夜里饿的话,若茵大概也会吃一些吧。不过,那些也是大家一样的。”

裴玄静点了点头。她刚才已经查看过宋若茵的舌苔,颜色形状并无异常,所以基本可以断定,宋若茵所中的毒不是从饮食中来的。现在问这些,只是进一步确认。

她又问:“若昭和若伦的卧房在哪里?”

“她俩一起睡在东厢房,就在我的卧房隔壁。”

也就是说,三姐妹都住在柿林院的东半边,整个西跨院只有宋若茵一人居住。

“在若昭喊叫之前,你们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吗?”

“没有。最近我身子不爽,睡得很早,并焚安息香以安神,所以睡得也特别深沉。若伦呢,正在好睡的年纪。据她说,连若昭出去她都全然不知。”

“知道了。我再去三娘子的房中查看一下,你便可安置她了。”

再次走进这间琳琅满目的屋子,裴玄静感到一阵悲凉。宋若茵曾对自己出言不逊,但死者为大,何况她还死得那么惨。想到这些,裴玄静也就原谅宋若茵了。

案上的茶具摆放整齐,干干净净。黑漆描金荷叶圆盒中盛满精致的御点,有毕罗、透花糍、冰霜柿饼等等,一块未动。正如裴玄静所推测的,宋若茵死前根本没有饮食过。

毒非从口入——这一点,可以确定了。

下一个疑问马上来了。按照宋若华的说法,宋若茵回房的时候尚早,直到二更左右被发现死于柿子树下,其中有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她未按习惯饮茶,而且衣饰齐整,说明根本就没上过床。

那么这整段时间里,宋若茵都在忙什么呢?

裴玄静环顾四周,架几上摆满了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个木盒吸引住了。

这个木盒在所有陈设中很显眼,因为它实在太粗糙了——四四方方的形状,以原木构成,油漆都没涂,似乎是个还未完工的半成品,盒盖半开半掩。

裴玄静问宋若华:“这是做什么的?”

“不知道。”宋若华困惑地摇了摇头,“我从未见过它。”

裴玄静移开盒盖,不禁愣住了。

盒子里面的构造稀奇罕见:四条边框朝内一侧开了凹槽。另有两根中空的木棍一横、一竖,两头分别架在边框的凹槽上。换句话说,从上往下看木盒的内部,是一个“田”字。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个“田”字的下方,木盒的底面上,铺着一块五彩斑斓的锦帕。

宋若华率先惊叫出来:“怎么是《璇玑图》?”

原来那锦帕上所绣的,正是纵横交错总成诗的五彩回文织锦——《璇玑图》。

裴玄静问:“你见过这个《璇玑图》吗?”

“没有。”宋若华显得更困惑了,“《璇玑图》是我们姐妹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已经好多年没碰了。”

“最近可曾听三娘子提起过?”

“这……”宋若华的面色微微一变,随即摇头否认,“没有,并没听她提到过。”

裴玄静不再追问,接着研究盒子的构造:“这块《璇玑图》锦帕是怎么铺进去的呢?”她摸索着盒子的外侧,用力向外一拉——《璇玑图》竟被她拉了出来!

原来木盒的底部是活络的。铺着《璇玑图》的底层就像一个抽屉,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拉出来。所以,只要先拉出木盒底层,铺上锦帕,再推回原位,就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盒子。

木盒的构思相当巧妙,却根本看不出是做什么用的。

裴玄静还是问宋若华:“你能看出这个盒子的用处吗?”

宋若华只是摇头,脸上的哀戚又浓了几分。

“据我推断,三娘子死前就在摆弄这个盒子。”裴玄静思忖着说,“木盒是簇新的,似乎还未完工,盒盖也半开着……大娘子真的想不到此盒的用处吗?”

宋若华半倚在墙上,脸色煞白地说:“真的抱歉,我此刻非常不舒服……还望炼师体谅。盒子的用处,可否容、容我慢慢想……”

“可以。”裴玄静道,“大娘子请节哀,保重身体为要。不过在案情大白之前,请大娘子务必保管好这个盒子。我以为,此物之中可能藏着三娘子惨死的秘密,是极为关键的证物。别让任何人触碰它,大娘子自己也别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