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催眠 第4节(第3/4页)


郭小芬看着自己记录的这十条,不禁目瞪口呆,“我的天啊,照您老这么说,一上午听的竟全都是谎话!简直不敢相信——敢情那都是一群骗子?!”
雷抗美冷笑,“我让你记录,就是让你回头去找各个机构核实——清华大学教务处、中华医学会、北京协和医院院办、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美国科学院、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让他们看看我说的这十条,有哪条错的没有!”
郭小芬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那我怎么会觉得那些专家都是真的,那些讲座都是可信的呢?”
“因为你从一开始就被催眠了!”
郭小芬打了个寒战……
催眠?我被催眠了?我怎么会不知不觉地就被催眠了呢?
“看来,你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在保健品业界,今天的这一套做法已经是最常见、最标准的一次会议营销了。”雷抗美说,“一切都是刻意营造出的催眠效果——从社区宣传栏上贴出的广告开始,公益、专家、礼物这三个主题词就牢牢吸引住了老年人,何况讲座的题目还是他们最关心的健康。然后是今天早晨你见到的景象,那些年轻的营销人员刻意和老年人攀亲情、唠家常,无疑迎合了害怕孤独——特别是子女长年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的心理,使他们对营销人员产生了信任感;接下来是车上主动领唱红色歌曲,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抹平了‘代沟’,使这一车的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
雷抗美停了一停,接着说:“讲座开始前,红领巾的献花再一次使听众们仿佛回到了红色年代。你别小看那赠送的笔和本子,这就给听众埋下了‘超值’的潜意识;而三名假专家的‘权威感’则贯穿讲座始终。你看,主持人介绍也好,许继红中途退场的理由也好、朱辰旦撇清自己与保健品的关系也好,事实上都在强化听众对他们以及他们推介的核酸食品的信任。而最后的那个限购,简直就是明着跟听众们喊:清仓处理,所剩商品不多,赶紧抢购啦……再加上假专家们呈逐级递进关系的、充满医学术语的、胡扯八连又耸人听闻的讲座,下面听讲座的老人还有哪个会不买点核酸保命呢——什么是催眠,催眠就是通过设置某种场景或情境,使人进入恍惚状态之后加以控制和操纵啊!”
一切都是有预谋的,每个细节……
“每个细节——”雷抗美好像猜到了郭小芬的想法,盯着她说,“每个细节都是有预谋的,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比如许继红穿白大褂,另外两个人没穿,为什么?因为许继红的身份是大夫……其实她也就骗骗不知情的老百姓,卫生部早就有明文规定:医生的白大褂不许穿出医院——冲这点她就是个骗子!还有坐在第一排的那几个托儿,大概你也注意到了,她们上来就问朱辰旦‘肽白基因’多少钱一支,她们为什么不问多少钱一片?因为她们事先就知道那是个口服液,支装的!”
郭小芬听得一身冷汗。
“你再来看这些,我给你挨个说。”老头子把刚刚在路上捡的花花绿绿的纸片摊开来,因为激动的缘故,手都有些颤抖,“这个是增高营养液的广告,说是喝了能增高,骗子!世界上唯一能增高的药品是生长激素,还必须通过注射才有效;这个是碱性离子饮水机,说喝了它制出的水能调节酸性体质,骗子!人体内酸和碱永远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酸性体质,又哪里需要喝什么水来调节!这个是玉石床的广告,说是能消除骨质增生,骗子!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正常的退行性病变,正规治疗也仅仅是消除症状,根本不可能做到什么‘消除’;还有这个……唉!这个南瓜降糖含片怎么还是阴魂不散?!”
郭小芬困惑不解,“既然都是这么显而易见的骗局,为什么就没有人识破呢?”
“哼!”老头子冷笑一声,“不用问别人,就说说你自己吧,面对今天上午的讲座内容,在我没有提示之前,你质疑了吗?你考证了吗?你试验了吗?你一个新闻记者都尚且如此,全中国又能有几个人质疑,几个人考证,几个人是试验之后才相信的?!骗局!骗局!一个接一个的骗局,稍微有一点——哪怕是芝麻粒那么大一点的科学素养,都会看出其中的破绽,可是整整一个会场的人,却没有一个哪怕是稍微问一句,‘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么我就怀疑您一句吧。”郭小芬说,“中国的保健品都是坏的吗?真的一点作用也没有吗?”
“客观地说,中国还是有不少为消费者利益着想的保健品企业的,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无良商家。”老头子喘了口气,“保健品当然不是全无作用,经过双盲对照试验有明显效果的营养补充剂、健身器械、保健食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我所声讨的,是那些用劣质原料生产出毫无营养价值的产品,通过虚假宣传,从消费者手中攫取暴利的企业。它们的危害非常大,具体说来有三点:第一,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必须坚持服药,患者一旦听了骗子的话,把药停了改吃保健品,会导致出现生命危险;第二,患者手里就那几个钱,如果把有限的资金用来购买无用的虚假保健品,真正治疗和用药时可能就没钱用了;第三,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