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4/6页)

“公园门口。”

“不要挂电话,走进来,沿着游览步道走,第一个岔路口右转。”

从外面看去,公园里一片漆黑,但走进去才发觉,里面处处立着路灯,比预想的更亮一些。青江依言而行,前面果然有个岔路口。往右一转,没多久又有个岔路。他问圆华怎么走,圆华让他左转。就这样,青江渐渐走到了公园深处。游览步道是有高低落差的,越向里走,地形就越来越高。

青江还是第一次在这个公园里散步。道路曲曲折折,慢慢地,他就不知道自己走到什么地方了。虽然有路灯,但光线被树木遮住了,不少地方都藏在深深的黑暗中。每当靠近这种地方的时候,他就紧张起来,生怕会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扑到自己身上。

“停。”圆华说,“向斜坡上面看。”

青江把手机贴在耳边,朝四周张望。斜坡在他的右侧。抬高视线时,发现黑暗中隐约有一个蓝色的光圈。是化学灯吧?离自己大概有二十多米远。

“看到了吗?”圆华问。

“嗯。”青江刚说完,光圈就消失了,取而代之慢慢浮现出来的,是一个模糊的人影。看背影,他明白那是圆华。

“你要干什么?”

“看着就知道了。你不是想知道答案吗?”

“是啊,可是……”

“那就别说话,在那里站着。”

青江把手机从耳边拿开,继续向斜坡上望着。圆华似乎在做着某些动作,不过他看不清楚。

终于,一道白烟开始从圆华的脚底冒了出来,却并没有向四周扩散,而是直接向下方流去。

青江吓了一跳,他立刻明白了白烟是什么。那是干冰制造出的烟雾。圆华大概是把干冰放进了盛水的容器里吧。

烟雾缓缓下行,就像一条巨大的白蛇,穿过树木,又蜿蜒着爬过草地,向青江而来。让青江惊讶的是,烟雾虽然是弯弯曲曲的,但体积却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扩散。

烟雾终于到达了青江脚边,紧接着,让他更吃惊的事情发生了。烟雾没有径直经过他所在的位置,而是滞留下来。白烟瞬间裹住了他的全身。

这不可能——

青江无法相信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它确实发生了。

他举起手机:“这是怎么回事?你用了什么魔法?”

没有回答。电话早就挂断了。

青江向圆华那边跑去,可是游览步道有好几处岔路口,他不知道该怎么走。

终于到达那里的时候,圆华已经不见了。地面上放着一个泡沫塑料箱,还在冒着白烟。箱子旁边就是发着蓝光的化学灯。

青江试图打电话给圆华,但她没有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之后,对面终于传来了圆华的声音。

“你在哪里?”

“公园外面。”

“搞什么啊?回来,我有话要问你。”

“抱歉,我已经上出租车了。”

电话里隐约传出车来车往的声音,青江攥紧了手机。

“我不明白,你不是说要告诉我答案的吗?”

“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我不是说了吗,百闻不如一见。”

“我在问你手法。你是怎么做到的?”

电话对面的圆华笑了起来。

“没有手法啊,小孩子都知道的,只要把干冰放进水里,就会冒出白烟啊。”

“这我知道,可为什么白烟不会扩散?”

“那我问你,为什么烟雾一定要扩散?难道在任何条件下,都必定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这……”青江语塞,从科学上讲,她的话是正确的。

“好了,教授,”圆华平静地说,“我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了,遵守了约定。所以,不要再联系我了哦。”

“等等!”

“不等了。我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告诉你了。接下去,你自己思考吧。哦,对了,不好意思,请帮我处理一下泡沫塑料箱和化学灯。拜拜。”

电话挂断了。青江握着手机,呆呆地站在原地。

他的目光落在泡沫塑料箱上,那里面仍然在冒着白烟。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78.5℃时会升华。如果把干冰投入水等液体中,就会立即气化,产生气泡,内中包含着由瞬间凝固的水形成的超微冰粒子。当气泡升上水面破裂时,超微冰粒子与气化的二氧化碳一起被释放出来,这就是烟雾的真实身份。

他明白圆华所说的话。烟雾是超微冰粒子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比空气重。也就是说,她是在模拟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硫化氢的动态。

但问题是,为什么不扩散的烟雾到达目的地之后,还会在此滞留?烟雾的动态有可能人为控制吗?

青江思考着,又望了望烟雾的路径,却吓了一跳。烟雾的流动方向和刚才完全不同了。

烟雾已经开始扩散,不再是一条河流,而是像一把扇子似的,在地面上扩散开去。正看着,起了一阵风,虽然不怎么大,却一下子把烟雾全部吹散了。泡沫塑料箱里又冒出了新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