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3/11页)

“应该是的。”

“味冈的体重足有八十公斤,他能翻过两米多高的围墙吗?”

“不都说狗急跳墙么,人一着急就会爆发神力,从火灾现场逃跑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哦,是这样啊……”

矢田部高举双手。山崎课长觉得他好像在抱什么东西一样。之后,矢田部又歪着脑袋,放下双手。

“围墙外的马路就在河边,大概是一米宽吧?这么窄的路,车子应该开不进来吧?”

“开不进来,与其说是马路,不如说是‘小径’,两边还长了不少杂草呢。”

“杂草?那就是说如果有车开了进来,也会在草地上留下痕迹吧?”

“路上没有车开过的痕迹。杂草也没有被车轮碾过的痕迹。”

“那有没有人从墙上跳下来的痕迹?”矢田部问道。他刚才还是说“顺便问一句”,没想到问题一个接一个,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京都来的调查员们也是一脸的不耐烦。

“有,第二天天亮之后我们派人去查了,发现墙边的灌木丛有些树枝折断了,应该是人跳下墙头时留下的痕迹。从树枝折断的数量来看,跳下来的那个人应该很重。”

“那就是味冈了……”矢田部喃喃自语道。山崎也点了点头。

“是的,就是他,八十公斤的体重刚好能留下那样的痕迹。”京都来的调查员说道。

“那鞋印呢?”

“鞋印倒是没有。那条小路没有铺过,就是泥地,地面也不是很硬,但我们就是没找到鞋印。我们推测犯人没有穿鞋,他把鞋子拿在手里,光着脚逃走的。不过我们也没找到脚印……”

“如果他是拿着鞋子翻墙的,那他可能是用鞋带把两只鞋子绑在一起,挂在脖子上了吧,或是先把鞋子丢到墙外去,然后自己再翻墙……”

“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墙外那条路很窄,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鞋子扔进河里。”

“是哦……”

矢田部透过老花眼镜,凝视着平面图,抱起胳膊。

“而且脱下鞋子翻墙,和味冈之后的行动也不矛盾。他不是在出町柳站前的店里买了双新袜子吗?他在小路上走的时候没穿鞋,袜子肯定沾满了土……一切都对上号了。”矢田部心不在焉地说,眼睛仍看着平面图。

“刚才您说墙外的那条路很窄,要是把鞋子丢到墙外,鞋子很有可能掉进河里是不是?”

“是啊……”

“那条河有多宽啊?”

“图上没写,大概是五米左右。”

“水深呢?”

“还挺深的,大概有个一米二吧。”

“一米二啊,那正好能没到脖子这儿吧……那河底是不是坑坑洼洼的啊?”

“不,河床还挺平坦的,都是些上游冲来的小石子。不过河床是朝下游倾斜的,所以水势还比较猛。”

“河床的倾斜度大概是多少?”

“这……我们没有量过,不过坡度应该不是特别大。”

“河对面是山的斜面是吧?”矢田部指着平面图说道。山崎凑上去看了看。

“是的,是鞍马山块【47】的山脚。”

“河岸边的斜面上有路吗?”

“有一条散步小道。”

“哦?路的入口在哪儿?”

“就在这条京都府道上。绕去红叶庄酒店南边一百米的地方,过了桥就是。”

“哦,这样啊,桥墩前面有个分岔路口,其中一条路就是红叶庄酒店墙外的那条小路吧?”

“是的。”

“这一带晚上应该没什么人吧?”

“的确没有,那条散步小道也就是白天有几个人。府道一过晚上十点就没人了。路边的人家每到八点就窗门紧闭……”

“那车呢?”

“车倒是有的,因为附近有个村子。反正味冈十点之前从红叶庄酒店逃走之后,没人看见他沿着府道走。他没有在贵船口站坐车,而是跑去鞍马站上了车。”

“你们怎么知道他是在那儿上车的啊?”

“当晚从鞍马站出发,前往出町柳站的倒数第二班列车是晚上十点半发车的,乘务说,车里一共有十来个乘客,其中一个人一直面朝窗户,低着头,唯恐别人看见自己。他的身材和衣着打扮都和味冈完全吻合。”

“哦,原来是这样……那班车里有没有挂鞍马山的观光海报啊?”

“鞍马山的海报?这就不太清楚了……”

溺死的味冈口袋里,发现了用鞍马山观光海报包起来的水蓝色袜子——山崎课长和矢田部刑警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京都来的调查员。所以当矢田部问起海报的事情时,他们也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