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蒸气流沙 第六话 消失的克拉玛依钻探分队(第2/3页)

司马灰见刘江河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就说:“罗大舌头你不是在哈尔滨生的吗?什么时候又他娘变成海边出生的了?看在你不耻下问的份上,今天我就给你长点见识。你瞧北京有后海、北海、什刹海,其实也都是很小的湖,就是因为元代蒙古铁骑开疆拓土,将大都设在北京,蒙古大漠中水资源很珍贵,元朝统治者就把城内大大小小的水面,都以海来命名,以表珍视之意。一般水资源贫乏的游牧民族,都有把内陆或地下湖称为海的习惯,这片罗布荒漠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别看现在成了世界旱极,以前那也是湖水汇集之地,烟波浩渺,水丰草美。”

罗大舌根本不信:“你就抡圆了吹吧,这鬼地方还烟波浩渺?”

司马灰闲得难受,正好借题发挥:“瞧见那幅壁画了没有?飞骆驼下边是座山峰,那地方可是一座藏宝的神山。”

罗大舌头一听这话,不免觉得十分好奇,他立刻来了精神:“这山里藏着什么宝物?现在还有吗?”

司马灰说这话你得从头听,大约在好多年以前,究竟是多少年以前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了,反正那会儿还有皇上坐在金銮殿里,是咱们人民群众还没当家作主的时候。在山东日照,有家人养了条狗,这条狗遍体溜黑,唯独两只耳朵是白的,它从来不叫不吠,非常驯服,整天就在主人家门口趴着。

你说可也怪了,自从这家人养了此狗,不满数年,门户兴旺,邪害不生,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富户,原来他们家中养的这条狗有些来历,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狗王。《犬经》上有赞为证:“黑犬白耳是狗王,主人得它无忧愁;谁家养得这般狗,金满楼台玉满堂。”

忽一日,有几个满面虬髯的西域商人经过,其中一位胡商瞧见街上趴着条狗,就急忙过去仔细打量起来,看后惊呼一声:“天下至宝,不知谁家养的!”他见附近有家店铺,就去问店中掌柜打听,然后寻上门去,找到主人说:“弟有一言冒犯,敢问此犬可卖否?”

主人笑道:“它是有家有主的狗,如何肯卖。”

那胡商死活赖着不走,说是只要主人开出价钱,无论多少,他都拿出真金白银如数奉上。

主人不耐烦了,想打发这胡商快走,就随口说了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价钱。

谁知那胡商一听甚觉气愤,说你看不起我们西域胡人还是瞧不起这条狗?怎么把价钱开得这么低?我们愿意付超出这个数目十倍的价钱,而且我只要狗腹中的东西,取完之后这条狗还原样还你。

狗主人一来好奇,二来贪图重金,也就稀里糊涂的同意了,双方把钱财交付清楚,画了契约之后,主家就问那胡商:“这狗肚子里的东西,怎么会值这么多钱?”

那胡商十分得意地笑道:“在西域大漠里有千里浮沙,大流沙下边接一片称为黑门的海子,当年的神山就沉没在了海中,所以那深不见底的海水里都是无价之宝。但这片海水没有任何浮力,潜下去探宝的人都会被淹死在其中,而这狗王体内有块石头唤作狗宝,只要取出狗宝,就能带着它入海取宝,并且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

胡商说完就喂给那条狗一颗药丸,那狗吃了不久,从口中吐出一块淡黄色的石头,胡商大喜,握着石头扬长而去,此后那条狗就又开始吠叫,与普通的家犬再没什么两样,而主人家也从此衰败,变得大不如前了。

司马灰告诉罗大舌头:“那胡商其实就是个憋宝客,跟咱们在湖南长沙遇到的赵老憋都是一路货,他所说的那个沉满了奇珍异宝的黑门,按地形分析,应该就在这片千里大流沙之下,只不过曾经的烟波浩渺早已无影无踪,只余下一片干旱的洼地荒漠。”

罗大舌头听得喜上眉稍,搔了搔脑袋说:“那咱们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机会可就更大了,从现在开始,走在荒漠里都得留点神了,也许硌了脚的东西,就是件当年沉在海底的宝物,千万别当石头给它踢了。”

在通讯班长刘江河眼中,司马灰就像那些走“达瓦孜”的维族艺人,跑南闯北见过世面,不禁很是佩服:“你们考古队的人,懂得可真多。”

司马灰毫不谦虚:“咱考古工作者肚里没肠子,全是学问,得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要不然怎么能说得头头是道呢?”

这时胜香邻已经描下了墓室壁画,她见司马灰又在厚着脸皮自吹自擂,就对刘江河说:“刘班长,你别信他胡说八道,这人根本不是考古队的,他顶多是个卖西瓜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别看说起来头头是道,真正用起来却一道不道……”

司马灰鼻子差点没气歪了,正想发作,却听宋地球说:“波斯胡商和江西人憋宝之类的事情,也并非都属虚妄之言,你们刚刚所讲的地方,其实就是大流沙下的黑门,那本是一个地下海子干涸后留下的坑洞,通往地底的死亡之墙就在其中,也是古楼兰先王在两千多年前沉棺埋骨的洞穴,有无数奇珍异宝散落在其中,那些憋宝客之所以不敢直接下到坑洞里,主要是担心被死亡之墙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