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第2/2页)

此外,昭和三十一年(一九五六年)更增设了夜间照明设备。照明灯六座,内野照明灯高二十五公尺,外野照明灯高三十五公尺。至于每座灯的灯泡数目为一千五百瓦的白炽灯五十二颗、一千瓦的水银灯四百七十二颗、四百瓦的卤素灯一百八十颗。这使得投手与捕手之间本垒板那一带的亮度维持在两千五百烛光左右,内野两千两百烛光、外野一千四百烛光。

日本全国中学棒球赛按照当初的计划,于甲子园完工的同时举行。此外,大正十三年四月更在每日新闻社的主办下,于名古屋的八事球场举行了第一届日本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这项比赛后来也改在甲子园举办。棒球迷每年都引颈期盼这两项比赛,却曾不幸因战争而中断过。然而,日本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和日本全国中学棒球赛又分别于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春、夏恢复比赛。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八年),由于学制改革,日本全国中学棒球赛和日本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分别改名为日本全国高中棒球选手权大会与日本全国高中棒球选拔赛。(* 即为俗称的夏季甲子园与春季甲子园。)

牟田高志位在甲子园的中心点。

这一天,甲子园球场上进行的是全国高中棒球选手权大会。比赛进入第四天的赛程,各都道府县的代表们连日展开激烈的比赛,共有四十九支代表队。全日本都道府县的总数为四十七,东京和北海道各派出两支队伍,因此总共为四十九支队伍。比赛采取淘汰制,先由三十四支队伍进行第一轮淘汰赛,减少至十七支队伍。这十七支队伍加上第一轮淘汰赛时轮空的十五支种子队,总计三十二支队伍进行第二轮淘汰赛。这些比赛的组合全由抽签决定。

比赛第四天还在打第一轮淘汰赛。甲子园上空万里无云,天空就像是涂了蓝色油漆似的。炎夏灼热的阳光照射在红褐色的泥土及绿色的草地上。顺带一提,甲子园是于昭和三年(一九一四年)才铺设草地。

对于站在投手丘上的高志而言,阳光就像是看不见的敌人。

葛原以这种方式持续写下去,光是说明甲子园和高中棒球就用了将近无张稿纸。但是这还没完,他仰赖小木找来的资料,描写站在甲子园的投诉丘上有多么闷热、曾经有多少被看好的知名选手输给了炎热的天气。此外,葛原更详述投手遇上危机时的心理状态,甚至是如何投出各种球路的技术性知识……

总之,能写的全都写进去了。

葛原按照小木的指示,在投手牟田高志投出决定命运的一球之前正好写了一百张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