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篇 空仓案 第十二章 结义、知无(第3/4页)

洪山想了想:“他们便真想偷,一夜之间,也偷不完。”

“可不是?因此到处纷传这是鬼搬粮。您也是押运粮草的,那十万石粮,一石一袋子,整整十万袋。我算过一笔账,若是靠人力,一晚上想搬空,至少得一千个壮汉,每人搬一百袋。这得调集两个指挥营。偷了还得运走,汴河上最大的船,一艘也不过载三四百石,十万石至少得要二百五十只大船。连起来得有四五里地。从东水门到下锁头税关都排不下。这比当年水军讨伐江南的阵仗还大。若不是鬼搬粮,谁有这么大的神通?”

“楚忠头一天去查看时,那些粮食真的都在?”

“头一天楚忠去时,带了十来个人。粮仓白天是那个姓崔的军头值日,他手底下也有二十个人。总共三十多个人一起查看的,这应该没有说谎。”

“夜间可有什么异常?”

“这案子如今唯一的漏子就出在夜里。夜间是您那位程老兄当值。当时还是二月初,天仍有些寒。他们在粮仓中央生了堆火,每半个时辰巡视一转后,大伙儿就围着那火堆,向火取暖。府尹大人初审时,连那位程老兄在内,二十一个人都说没有异常。后来,府尹大人分来一个个审时,假意编了些虚话恫吓,那些人里有几个先承认,他们夜间睡着了,清早是程军头将他们叫醒的。最后府尹审问那位程老兄,他也招认,自己也睡过去了。”

“唉……”洪山不由得深叹了口气。

“就算他们全都睡过去了,照前面我算的那笔账,仍没法解释那一仓的粮食是如何变没了的。整整十万石,十五万大军一个月的军粮。若分给汴京城二十万户人家,一家都能分到五斗,够整个汴京城活好几天呢。因此,这案子根本没法子定案,这些人全都关着,开封府、枢密院、马步军三司都在四处寻找那些粮食的下落,却没找见一颗粮食的影儿。”

丁豆娘轻步走进庄夫人家的后屋。

屋里极静,又有些暗,虽然摆的家什一色都是雕花暗红木,得值些钱,但到处蒙满了灰尘,尘气混着阴气,凌乱而寒寂。丁豆娘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她尽力压住慌怕,朝屋里环视。中间一张圆桌,配了四只圆凳。迎面靠墙立着个木柜,左边靠门是个木盆架子,上面搁着个铜盆,盆里还残余了些污水。右边门槛里头倒着一只小圆木凳,旁边还掉了一个孩童耍的拨浪鼓和小半块饼,那饼早已经干硬,生了厚厚的霉。

丁豆娘不由得猜想,庄夫人的儿子被掳走前,恐怕是坐在这只圆凳上,一手摇着拨浪鼓,一手拿着饼,正在吃耍。不知是什么引得他跑出后门,却被食儿魔掳走了……想到这儿,她不由得又忆起赞儿被掳走前,也是乖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着一只芋头,左一口,右一口,换来换去吃着……

她的眼睛一酸,泪水又要涌出,她忙尽力忍住,又环视那屋子。董嫂的尸体也是倒在这屋子的门边。她装成庄夫人,从前门进来,闩上门,怕是急着要穿过前屋,从后门出去,却被藏在屋中的凶手勒死在这里。但这间屋子里并没有好的藏身处,凶手应该是藏在里面,董嫂经过时,凶手蹿出来行凶。董嫂自然会挣扎,怕是先挣开了,逃到了这后屋,却被凶手追上……这么说凶手是单独一个,而且并不是强人惯犯,只是普通之人?

猜想着当时情形,丁豆娘不禁又打了个寒噤。她忙在心里不住地念,你是为了寻回儿子,才来这里找线头,你不能怕。

她壮起胆子,穿过门道,走到前面。里头越发昏暗,是个过厅,也摆着些雕花暗红木的家什,也蒙满了灰尘。一张方桌,四把椅子,一张五斗橱,一个花架,上面搁着一个碧瓷浅边的花盆,里头一株兰草已经枯死。她心里一阵伤叹,看屋里陈设和庄夫人的性情,自然是个好整洁的人。可孩儿没了,这个家便齐齐地全都死了,就像我自己的家一般。

她呆叹了片刻,见左右各有一扇门都开着,就近先走进右手边的屋子。屋子不宽,里头只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两只柜子。床上地下散落了许多孩童玩物,泥孩儿、毛毽、彩球、扯铃、打马象棋……矮一些那个柜子上摆着个红漆大方木盘,上面排立着些小楼阁、小亭台,其间站立、坐躺着许多小人物,都是用罗帛攥制,镶着珠翠,精巧不说,更是活的一般。丁豆娘认得是京城有名的万山亭家卖的意思儿。有回去相国寺,赞儿看到后,闹着要。她一问价,最简的一套也要九贯钱,她哪里舍得买?瞧着这套意思儿,想起赞儿当时抹眼泪的样儿,她心里一阵酸悔,又要落泪。

她忙收住神,又四处仔细瞧了一圈,却瞧不出什么来。便离开这里,穿过小厅,走进对面那间屋子,也是一间卧房,但宽敞许多。一张大床,挂着淡绿碎叶纹罗帐,浅青兰花绣锦褥上叠放着水红桃花绣锦被,两只青釉瓷枕,分别绘着士子、仕女图。这张床远比丁豆娘家的精贵,原本该十分清雅安逸,但昏暗中瞧着,透出些幽寒,让人生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