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幕已去,但凶手的面纱仍在(第2/4页)

巴特勒和曼勒宁又吵了一架(信不信由你,听说后来他们已经和气收场)。你们还记得吧,卡鲁瑟说曼勒宁曾在那天晚上赏了巴特勒下巴一拳,结果打得他昏迷不醒?星期六一大早,当曼勒宁下楼时,巴特勒正在曼勒宁住处的大厅里守候。曼勒宁才刚跨出电梯,巴特勒便走向他迎面说道:“早安。有没有人跟你说过,拳头不打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

曼勒宁仔细瞧了他片刻,接着说道:“你的手,现在插在口袋里吗?”

然后他们二话不说,又开始动手拉扯起来。这一次巴特勒是有备而来,他一拳直接往曼勒宁嘴上招呼,把人家打得摇摇欲坠。然后他们狠狠打了一架,整个地上都成了他们厮杀拼斗的战场,连门房都看得津津有味而没有加以干涉。直到纷纷扰扰的喧哗声开始引人注意之际,门房只好挺身介入,这时他们俩都各自挨了好几记痛击。巴特勒瞪着曼勒宁,然后看看自己,随即笑了起来;一会儿后,曼勒宁也咧嘴大笑,并且说道:“上楼来喝一杯。”

巴特勒说:“行!”接着他们就上楼去了。他们似乎已化干戈为玉帛,并且认为两人是哥俩好不打不相识;虽然我必须说,我觉得曼勒宁的幽默感大概只跟这个公事包一样多。

这个转变可能有它的含义,也可能无关紧要,不过既然实质的工作要等过了周日才展开,所以我再度仔细检视所有的证据,将这个插曲列入归档。星期日整天我待在家里,把自己关在书房中,点燃烟斗,然后从各种可能角度来端详整个事件。我特别花时间研读帕普金的表单,如今它已经过修正,堪称无懈可击。这张修正后的表单中,包含了许多可导出真相的有用启示,请大家细看。

第一部分:

一、博物馆正门内的煤灰足迹,也就是卡鲁瑟在地上发现的那些无法辨识的污点,究竟是怎么来的?

注释:死者的鞋底覆盖着一层煤灰,因此足迹想必是他所留下来的。他踏入博物馆之前究竟待过什么地方,才会在白色大理石地上留下足迹?

解答:他待过地下室和煤库地窖。9点50分左右,他走进博物馆,随即躲了起来,然后在10点至10点10分之间,趁着普恩的视线离开地窖门的某一时刻溜到地窖下面去。10点15分的时候,一伙人散开——巴特勒和何姆斯上楼,贝克特走进市集陈列室,而那两名女孩进入馆长办公室和杰瑞·韦德在一起。

10点18分或稍微再晚一点(时间不是很精确),两名女孩走出馆长办公室,这时候巴特勒刚好下楼要钉子。虽然普恩知道钉子放在哪里,也应允去把它们拿过来,但蜜丽安·韦德却坚持自己要下地窖拿。她说到做到,而同时间哈莉特·克尔顿跟着巴特勒上楼去。

10点25分或再晚一些,蜜丽安·韦德从地窖走上来;巴特勒也在此时再度走下大理石楼梯,用意是想弄清楚她为何迟迟没有回应。蜜丽安·韦德徘徊了几分钟,接着往波斯陈列室走了进去,然后她又二度走下地窖,但这一次只待一下子就上来了。10点35分,她往楼上走去,而伊林渥斯博士就在这个时候抵达博物馆。她随即上楼和何姆斯、巴特勒、哈莉特等人会合。

在上述这一段时间里,潘德洛仍藏身于地窖之中。快到10点45分前的某个时刻,他一定是走到地窖的煤库区,爬出煤库入口来到外面大街,然后现身于博物馆大门,仿佛先前未曾来过似的。

把时间表列出来,就等于是得到了解答。若要按照帕普金的方式来找答案,那我就得再加上一条注释。这条注释的内容很简单:为什么?为什么潘德洛要从煤库入口逃出去,然后又返回博物馆?你们可能会这样回答:他会这么做,是因为蜜丽安游说他必须假装不认得她;蜜丽安还说动他不要让人撞见他们俩同处一室,所以他非得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博物馆,然后像是初次到访似地返回现场。关于这一点,我暂时不提出质疑。

表单上的第二点,有关开头写着“亲爱的G,非有一具尸体不可”等等字句的字条难题,如今已获得充分的解释,所以当下便可不予考虑。

三、卡鲁瑟所发现的一大块煤炭,毫无来由地被投掷在市集陈列室的墙上。这是怎么回事?

注释:此事伊林渥斯没提到,也没别人提起过,可见此事和命案似乎并无关连。最适当的盘问人选是普恩和贝克特,前者所在之处可以把大厅瞧个一目了然;后者在10点35分(左右)正好待在市集陈列室,当时伊林渥斯博士刚抵达博物馆。

解答:这件事普恩是有提起,但仍然无法与整个情况契合。若将丢煤炭之事放到伊林渥斯博士抵达后的时间表上,事情就说得通了。普恩说他在伊林渥斯博士抵达后3至5分钟时,听见响亮的撞击声;咱们凑个整数,就说那撞击声是发生在10点40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