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2/46页)

小屋里面放着竹笼、绳子,以及用途不明的钩子和棒子,看样子,这大概是间采海草时使用的临时小屋吧!角落里放了几张席子,贤一郎把它摊开在地上后,便倒头躺了上去。

实在耐不住寒冷,又一次醒了过来。他从屋子里面往外偷偷一看,早晨青白色的晨光中,片片细雪正翩翩飞舞着。风把地表附近的雪吹得四散零落,然后又再一次地将它们卷上天空。天似乎还没有完全亮。贤一郎打开背包,将里面的衣服全部倒出来。替换的内衣裤只剩下一套了。贤一郎将油纸贴在腰和背上,然后开始在外面套上衣物,在海边换衣,真的是会让人冻僵的。

贤一郎套上剩下的一双袜子,再将木棉制的毛巾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袜子外面。他心想这样的话,多少能耐得住一点寒气吧!接着,他将双脚放进已经冻透的靴子里,然后试着在地板上踏步看看。虽然可能马上会再挤出冰冷的水来,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他已经没有可以替换的鞋子了。

穿上长度有点短的外套,再戴上在八代丸上发现的毛线帽,最后套上木棉制的作业用手套。尽可能小心谨慎地穿着妥当,等一下离开海岸之后,才会有斗志继续往前走。这样看起来,中午之前应该可以抵达单冠湾深处吧!

贤一郎将皮箱系上绳子,让它可以背在背上,至于帆布背包,则只要斜背在肩头就可以了。就这样,贤一郎背起了皮箱,手提着背包离开了小屋。一打开门,凛冽的强风立刻迎面扑来,贤一郎的帽子被吹飞了出去,他拾起帽子,重新将帽子拉到眼睛的高度,然后迈开脚步,继续往被薄雪覆盖的道路前进。细雪飘落的密度,似乎渐渐变得稀薄了起来,或许只是自己的身体没有感觉到,但气温实际上有可能已经开始回暖了。

沿着海岸道路走了大约两小时后,原本紧贴着道路左手边的丘陵渐渐被抛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开阔原野的一隅。前方的海岸线大弧度地向左弯曲,呈现出一片广阔的海湾。那就是单冠湾。而在正前方,在海湾的另一端,似乎有一座很高的山,半山腰以上,全都被缭绕的云雾所包围着。

贤一郎趴在枯黄的野草上,取出望远镜观察湾内的情况。

单冠湾内似乎不像是有舰队集结的样子,就连一艘军舰或民用船只的影子都没有,放眼望去,在眼前展开的,就只有宛若银盘一般泛着光泽、清澈无比的暗灰色海面而已。自己是不是来迟了?贤一郎移动望远镜,在原野前方的海岸处,似乎有个小村子。那应该就是叫做天宁的渔村吧!至于灯舞、年萌这两个村子,则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辨识,或许等天再亮点之后,就能够稍微看清楚一点也说不定。在原野的左边,也就是天宁村的正后方,可以清楚地看见几栋像是兵营的建筑物。仔细看的话,似乎还可以看见挂在旗杆顶端的风向旗。那一定是日本海军的天宁机场。由于看不见任何像机库一样的东西,因此这边应该没有常驻的航空部队才对。

贤一郎又调整望远镜,往海湾的外侧望去。那里停泊着一艘船。看形状不是渔船或货艇,应该是小型的军舰,像是炮舰或是驱逐舰之类的吧。贤一郎调整望远镜的焦点,再次仔细观察。果然是军舰。它停泊的位置,正好是外海和海湾的出入口处,此刻正用很慢的速度在航行。看样子,它似乎是在这个位置上进行巡逻。

贤一郎站了起来。只有一艘军舰在巡逻,那就表示舰队尚未集结。不过,距离集结的时间应当不远了。得动身了,要找到能够监视全港湾的场所才行。可以的话,最好是能够取暖,又可以找得到食物的地方。如果还有电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贤一郎决定绕过天宁村子的北后,往海湾深处挺进。

贤一郎离开了道路,走人原野之中。这里似乎是一个植被贫瘠的小岛,整片大地上,到处都只有一些低矮的地衣类植物,另外就是一些小型的竹子。因此,即使没有道路,在行走的时候也并不怎么困难。

虽然山麓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了,不过地面上还没有积起不融化的冻雪。四处散见的积雪,已经把眼前广大的荒野染上了片片白色,不过那应该是好几天前降下的雪,因为有没完全融化而残留下来的痕迹。所以,若要在这里使用滑雪板或是雪橇行动,以现在的积雪程度仍嫌不够。对脚力强健的贤一郎来说,在这片原野上,一小时大概能够前进六到七公里。

矶田茂平中士在十一月十八日的早上七点,搭乘北海道厅的调查船“罗臼丸”从根室出港。

直到这天早上为止,仍没有接获任何有关八代丸后续情况的消息,既没有人通知说它驶进了某个港口,也没有人表示曾经目击到这艘船。连那名叫斋藤的男子,就这样乘坐着八代丸,在北太平洋上失去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