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曲 夕阳为什么是红色的(第2/2页)

所谓的直觉,是在自然中嗅出不自然感觉的能力,但如果自然被伪装得过于巧妙,相反地便很容易陷入凶手的诡计之中。解救之道在于从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某个光景或会话中发现触媒,或是检察官们突然改变观点发现新的辅助线索时,读者也才能在瞬间体验到过去所描写的光景已经产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检察官们在历经几度失败之后,终于发现一条辅助线索,也因此找到了解答。

土屋隆夫的小说中充满了推理与余数、物证与直觉、还有理论与直觉等乍看之下完全相反的对立,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最后来个大反转,呈现出炫烂的美丽。

从杀意跳跃到杀人,需要赌上性命,一旦超越该界线的人是无法走回头路的,必得承受一般人所没有受过的痛苦。就算司法当局侦查的手已经逼近,他们将进入其他人所未曾经验过的领域,最后往往换来自身的死亡。甚至明知道赌上性命是徒劳无功的,有时只能哑然,有时则体验到自己为了违逆命运而放手一博的行为,反而讽刺地让自身陷入了命运的陷阱。这时,不仅要品尝充满悲剧的不合理命运,也要了解身为人类就必须接受这种不合理。这就是土屋的作品所要强烈传达的讯息。

《红的组曲》中有血染的“0”、红色安全帽、红色衬衣、还有红色日记簿和鲜红的晚霞等不断重复的基调,令人印象深刻,并且还纠葛着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红色是给人强烈印象的颜色,最容易与血产生联想,也是很容易引发恐惧的颜色。因此希区考克在电影《艳贼》(Marnie)中成功地将红色结合了血和恐惧两大要素。《红的组曲》的红色不仅是绘画式的展现,同时也流露出音乐性,成为唤起人们根本性恐惧的作品。

最后一幕的夕阳如鲜血般红艳。空气越是污浊,夕阳越呈现出令人不快的红色,令人联想到血。每个人都曾有过因为目睹异样火红的天空而感到害怕的经验吧。那是将古代人们对血液恐惧的记忆,转换成跟自身恐怖经验共通的情感,也是这本小说最大的魅力。

红、蓝、黄,三大原色融合在一起便成了黑色。黑色会吞下所有色彩,也就是死亡的颜色。在人类生命尽头张开口等着的,也是黑色。被那个黑色所迷惑而自行跳下的人,便是自杀者了。土屋隆夫在《川端康成的遗书》中,让一名知道川端康成死亡真相的男人上场,展开了一出复仇计。在《异说,轻井泽殉情》中则以有关有岛武郎殉情的新资料发展成意外的结果。而在《盲目的乌鸦》中,一名答应为田中英光全集写导读的文艺评论家失踪了,他的过去意外地浮上台面。在《芥川龙之介的推理》中,则是让警署侦查主任经由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找到S市连续发生三起青少年男女自杀的理由与线索。自杀就算是留下遗书,还是存在着暧昧不明的部分,可说是留给人们最大、最后的谜题。

优秀的作家具有挖掘出沉潜在人心深处本质的能力。土屋隆夫认为芥川龙之介就是那样的一名文学家,我认为土屋本人也具备有同样的本质。

《夜的判决》写出了人类穷奢极欲的讽刺结果;《绳子的证词》则和《法官自我审判》一样,描写一名无辜父亲被司法夺去生命,其女儿复仇的故事。从这两部作品中可以发现,推理小说和悬疑小说在赋予读者知性乐趣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痛苦、憎恨的终极形象。作品中出现的通常是以虚拟文字刻划出人类不太外显的极致部分。(编按:以上《芥川龙之介的推理》、《夜的判决》及《绳子的证词》为原书收录的短篇,但本书只收录长篇)

二〇〇一年十月,土屋隆夫荣获第五届日本悬疑文学大奖,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他伟大的存在。土屋系列今后将相继推出《献给妻子的犯罪》、《盲目的乌鸦》、《不安的初啼》等,相信每一本作品都能带给读者充实的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