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篇 登山怪(第2/12页)

越野选择登山的举动受到了妻子的赞同。她认为,整天在家无事可干、心烦意乱的丈夫若能去爬爬山什么的,一定会排除掉他心中的闷气。

在松山的邀请下,越野登的第一座山是入笠山。从山顶上可以远望八个岳山、日本的阿尔卑斯群山,正如松山所说,使越野前半生从未有过地大开眼界。

在此之前,越野能把山与其名字对上号的,只有小学野游时去过的高尾山。

自从登过入笠山之后,越野就迷上了登山。而且通过这一次登山,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他们大都与越野年龄相仿,没有年轻人。他们都在寻找后半生难熬的人生之路。

当今,日本经常登山的人,已开始由年轻人转向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生长在汽车代步时代的年轻人,他们不喜欢带着沉重的登山用品像蝼蚁一样结队登山,而是喜欢开车到景色秀丽的山脚下或者海滨去野营。

20世纪80年代,登山运动曾在日本风行一时。现今占登山人数大多数的中老年,并不是那时候的年轻人又重新回到了登山运动的行列。这些中老年人中的大多数,都是从第一线退下来之后,或是到了晚年,才真正知道了登山的意义,从而成了登山迷。这样说,并不是在贬低老年人,而是说,老年人对登山有一种痴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老年登山者中,很多人想要登完百座名山。他们都把登完百座名山当做人生的第二目标。

在职期间,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想功成名就。也就是说,工薪阶层的要当上总经理,相扑界的要当上横纲(相扑级别中的最高级——译者注),军界的要当上将军。这一切自然都可以当做人生的目标。

说实在的,当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当上了总经理、横纲、将军之后,很快就陷入了空虚的深渊,没有精力和体力再为自己制订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比赛终点。

不过,登百座名山的人,没有必要与人竞争。不管你先登哪座山后登哪座山,也不管你登完哪一座山之后不再登山,这一切都由自己决定。同时,参加登百座名山的人,还可以不登上山顶中途返回。

2

越野很快就陷进了攀登百座名山的旋涡之中。登山本身虽然潜伏着很多危险。不过,即使冬天登山也没有什么大关系,不需要高超的攀岩技能。这是因为那些山上都修有攀山路,每个险要处都建有供登山者休息用的小房屋。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人身安全就不会受到影响。

登山者对登完百座名山都怀着极高的热情。他们有前半生的人生经历、通达世故,每登一座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山以高为尊的话,那么百座名山比富士山都低,仅在日本阿尔卑斯群山中占一席之地。越野不清楚作家深田久弥是以什么标准选定那百座名山的。像百座名山那样的山,日本各地都有,因此,都去登百座名山,并非登山者的明智之举。

中老年登山者受体力、精力、年龄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对在有生之年登完百座名山都没有充分的信心。实现登百座名山只是这部分人对余生的一种企盼,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总结。

登百座名山的人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高尔夫球、门球、垂钓、同一单位的员工、町内会及其他各种爱好小组的成员集体登山;

第二种是,既不属于任何集体又不属于什么小组,而是单独一人自行登山;

第三种是,年轻时曾喜欢登山的员工,年龄大了以后又加入了登山行列;

第四种是,除了登山之外,还兼有其他特殊爱好,例如,摄影、绘画、文艺创作等;

第五种是,不是单纯地为登山而登山,而是在登山过程中了解百座名山,以达到登完百座名山的目标;

第六种是,出于对登山的宗教信仰而立志要登完百座名山的。

以上划分虽有些重复之处,但其共同之处是把前半生转向了后半生,即把后半生转向了登百座名山。

在攀登百座名山的过程中,登山者不仅结识了不少登山爱好者,还相互交流登山信息和心得,相互攀比登山次数。这里说的登山次数不是指从什么险要地方登山,也不是指只登了一半,而是指登顶次数。

登百座名山要先从关东地区或近畿地区那些登山道路好的地方开始,进而再登偏远地方的以及海岛上的山。

在20世纪50年代的登山高峰期,登山之人不仅相互炫耀、攀比登上百座名山山顶的次数,而且他们认为百座名山以外的山都不值得一提。甚至有的人离很多好山很近,他们仍要把登百座名山列入登山计划当中。对他们来说,登完百座名山,才算是完成了对圣地的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