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警官的本质(第2/3页)

很显然,来自政坛黑手的粗暴干涉和无形重压,令在场的所有刑警都遭受了沉重打击。

世上正邪总是一对势不两立的矛盾组合,众多刑警正是在坚信最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前提下,才甘愿安于低薪,放弃个人喜好,牺牲天伦之乐,奋不顾身地与违法乱纪行为作不懈的斗争。正是在追捕罪犯、同违法乱纪行为较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刑警的价值,他们无怨无悔地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刑侦事业。

然而,一旦大家所信奉的权力的正义性受到玷污时,个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生信念也就会随之土崩瓦解。确切地说,这更是个人价值观的崩溃。

此刻,一个个原先无精打采的与会人员早已变得愤怒不已。

权力是国民所赋予的产物,倘若当权者长期占据权位,往往会将权力视为己有,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政治腐败。当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并非现阶段才产生的丑恶现象,纵观历史,此类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拥有权力,就意味着自己能成为主宰一切的上帝。鉴于此,上帝的宝座才会魅力无限,以致有人一旦登基成功,就再也不愿舍弃。其中,代表人物有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拿日本国内的例子来说,中曾根就曾连续三届霸占首相宝座。

正因为警界本身也属权力机构,因而难以摆脱与政客间的依存关系。对于警界中首屈一指、权倾一方的警视厅长官和警视总监而言,众多警察便是他们行使权力的马前卒。

当然,能享有特权的阶级仅仅是少量的“警察官僚”,而非基层的普通警察。多数情况下,普通警察根本无法同特权沾边,只可能是经常性地与暴力团伙和当地的违法乱纪人员打交道。

警察在办案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同当地的地痞和民众发生一定的联系。要想彻底铲除恶势力,缺少内应还不行,因此许多专门负责暴力团伙的刑警都与地痞混混等保持着密切接触。令人遗憾的是,也有些人在同恶势力打交道的过程中难以自制,反而被拉拢了过去。

普通警官要想通过二十多次的巡查部长(日本警衔之一,其级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警视总监、警视监、警视长、警视正、警视、警部、警部补、巡查部长及巡查)测试需花十多年,警部补需六年,警部需七至八年,警视则需七年,合计起来共需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多数警官而言,一般只能停留在巡查的级别上。

然而,一旦跟特权阶级挂上钩的话,就有希望在通过巡查部长测试的同时提升为警部补,一年后调为警部,再过二年四个月即能升任至警视,三年后则有望成为警视正,以致最终攀上警界的最高一级——警察厅长官或警视总监。

对于常人而言,当上警视一般需要三十年时间,而搭上权贵的部分人中最顺利的只需三年零四个月,其升迁速度之快几乎是前者的十倍。

这部分人往往都受到豪门政客的关照和庇护,在政客面前,这些警察官僚绝对处于俯首称臣的地位。有朝一日,一旦得罪了权倾一方的政客,这些官僚必然会陷入流落街头的悲惨境地。

警察的总体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种便是在强大后盾支持下早早出人头地的阶层,这部分人往往沦为权贵人士的走狗奴才;另一种则是大多数毫无背景的平庸阶层。实际上,作为替国民伸张正义的警察队伍,还是在前者的操控之下。

昭和61年出版、8月1日发行的《警察白皮书》显示,全国警官的总人数为二十五万三千多人。至于其中有多少人属于特权阶层,尽管白皮书并未详细披露,但初步估计不会超过五百人,正是这部分人掌控着全国都道府县警界的日常事务。

目前,警察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极为普遍,人员的升迁往往只通过考试来取舍(当然晋升高级职务者必须与财政界大腕有所联系,赢得他们的幕后支持),而不是靠具备一颗正义之心,或是根据抓捕罪犯的实际业绩来确定。

其实,警察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做到善恶分明。因此,警察队伍本身就应该明辨是非,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倘若你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毫无顾忌地指正批评歪风邪气的话,你就有可能被现实社会排斥在外。

2

当晚,为了宣泄心中的郁闷,菅原、芹泽及大上三人喝得酩酊大醉。

“许多人干刑警这一行时间一长,便逐渐学会了逆来顺受,做起事来毫无主见,对于上司的命令指示,不管对错与否都惟命是从。”大上边喝边抱怨着。

“要是那样的话,那就不是刑警了!还不如回家去卖红薯呢。”说着,菅原又给大上的空杯斟满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