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都市浮萍(第2/7页)

倘若津村一案凶犯的杀人动机跟毒品无关的话,那就意味着该案可能与出租车司机遇害案有所牵连。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细矢与甘利在同一地点遇害是联系津村、细矢两案与六年前凶案的惟一纽带。诚然,仅靠这一凭证尚欠缺说服力,眼下将各事件中零散的线索进行有机整合,才是当务之急。

最终,当天的搜查本部会议确定方针,将对三案间是否存在关联展开细致调查。为此,新宿警署提出的案件参考意见终于被列入了搜查方针。

作家北村这里,在完成了一年的连载作品后,他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感到一身轻松。现代的作家往往会同时创作数部作品,只有在最后一部作品完工之际,作家紧绷的神经才会真正得到解放。然而,随着一系列作品的最终定稿,作家时常会莫名地产生空虚失落之感,仿佛一下子便迷失了方向。通常情况下,一部作品中作家投入的感情愈多,在完工之际的失落感也往往会愈发强烈,甚至远远超过成就感。

这一晚,无与伦比的失落感与成就感交错,在北村的内心激烈地碰撞着。按理说,北村还有一部短篇小说急着要交稿,不太可能就此打住,直觉表明,今晚根本已无心情再干其他事了。

于是,北村早早地走进卧室,悠闲地打开了电视。要是此刻一起出外转转,想必妻子一定会拍手称快,然而,北村始终认为,带上妻子外出无疑是件麻烦事。

毕竟对于北村而言,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能够静静地在卧室中观赏电视实属奢侈之举。普通的工薪阶层,在他看来活脱脱就是个公司的奴隶,一天到晚忙碌,毫无乐趣可言,所以他才中途辞职搞起了小说创作,但最终却成了文学的奴隶。

不过,虽然同为奴隶身,两者间却存在着巨大差别,前者是为公司日夜操劳,后者却是在为自己奋斗。

此外,就前者而言,无论为公司做出了多少贡献,都无法在公司成功运营的记录中添上一笔,而作为一名“文奴”,即使写出的作品拙劣不堪,最终却也能签上自己的大名。正因为两者在这方面的差异悬殊,北村才毅然放弃了重重庇护下的职员生活,选择了魅力无限而又充满自由的“文奴”生涯。

至于此种抉择是否正确,虽然目前进行评估为时尚早,但至少有一点,北村完全可以确信,那就是自己绝不愿再度过上公司职员的生活。

北村随手拿出了一盘妻子事先准备好的录像带,该录像主要是以暴走族为主题的,由最近人气最旺的年轻演员、暴走族出身的冲田庄司领衔主演。这部电影是冲田两年前拍摄的处女作,电视中都早已播放过了。

由于主演是暴走族出身,所以电影中的暴走场面拍得特别真实,千余部车辆聚集在一起疯狂飙驰,令人看了紧张得都透不过气来。看着那气势磅礴的画面,北村似乎感觉到自己获得了重生。

放眼望去,一长串车灯交相辉映,发动机的引擎声震耳欲聋,车辆消音器撞击地面迸发出串串蓝色火花,仿佛一队铁甲骑兵汹涌而至。一个个英勇骑士清一色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深夜时分在高速公路上玩命似的一路狂奔,恣意宣泄着昂扬的青春活力与激情。刺眼的车灯、狂热的噪音、汽油的异味混杂在一起,一群尚未成熟的毛头小伙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品味着人生。一闻到冲鼻的汽油味,这群白天沉寂在社会角落中的少年似乎浑身都来了劲,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暴走车流。

尽管这是明显触犯《道路交通法》的,但欣赏这样的惊险场面,从视觉到听觉无不令人为之精神振奋,紧张得令你几无喘息之机。与此同时,仿佛让人又重新回到了激情四溢的青年时代。

铁甲骑兵中一马当先的,是暴走族首领驾驶的一辆外观豪华气派的太子摩托。随着镜头的逐步推近,首领精悍的脸颊清晰可见。

此人正是该片的主演、暴走族出身的冲田庄司。好奇之下,北村不由得定睛看了看。当时,导演为拍摄此片公开向全国征集主演,而冲田竟从六万三千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无疑此人是绝对走运的年轻人。突然之间,北村猛地醒悟过来,此人的脸颊似曾相识。很显然,自己并非是在电影或电视中见过,而是在很久以前的某个地方真真切切地碰到过。

一般情况下,北村很少参加宴会或联欢之类的活动,即使参加出版社举办的类似晚会,通常也碰不到演艺界人士。作为影视作品的原创者,此前虽然也有演艺界相关人员前来盛情相邀,但迄今为止自己一次都没去过。原因很简单,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参加演艺界组织的豪华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