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失踪的镇纸(第3/5页)

“那您又为何那么在意镇纸呢?”

“当时跟湘子争抢的时候我也碰到了镇纸,上面也许留有我的指纹。另外,她当初返回时竟说没找到镇纸,按理来讲,那种可能性根本不会存在。而且一直以来我都担心,如果镇纸一旦落入警方之手,肯定会招来麻烦。”

“可我们把这儿找了个底朝天,都没发现镇纸,况且细矢小姐的遗物中也没有啊。”

“对此,我也感觉不可思议。当初,湘子返回屋内时,手上确实没拿镇纸。”

“镇纸该不会是您扔下去的吧?”

“不是。是湘子冲着我扔的,我身子一闪镇纸就飞了出去。”

听了友成的上述供述,警方顿时感到束手无策,毕竟作为惟一证人的细矢早已死去,再也找不到其他证据了。

友成大致承认了与细矢的情人关系以及镇纸坠落前后的情况,但是却坚决否认自己是杀害细矢的凶犯。

“我是绝不会杀湘子的。她本身怀了孕就挺痛苦的,我怎么可能连这点理智都没有呢?再说,我很清楚杀人的后果。”友成坚定地重申了立场,并且表示他跟细矢跑车中发现的大麻香烟毫无关系。

然而,友成却无法提供不在犯罪现场的客观证明材料,只是坚决表示案发当晚他在家里。

对于友成所交代的情况,搜查本部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反方认为,友成之所以对与细矢湘子的地下情人关系格外谨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害怕失去议员的地位、老丈人的庇护以及名义上的家庭。倘若与湘子的绯闻公之于世的话,顷刻之间他就会变得一无所有。一定是友成失手扔下镇纸把津村给砸死了,湘子便以此要挟友成坚持要生下私生子。被逼无奈之下,友成便动了杀人灭口的歹念。谁都明白死无对证的道理,随后友成便将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了湘子一人身上。

对此,正方反驳称,若是友成行凶杀人的话,根本就无法解释细矢提包中留下的那张以友成官邸为背景拍摄的照片。至于案发当晚他是否在家,换句话说,即是否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友成的夫人及家中的老仆妇均可作证。人们普遍认为亲属的证言可信度不高,就算如此,对于一心想隐瞒与细矢情人关系的友成而言,如果真是他杀了人,绝不可能求助于家人作伪证。从这一角度来讲,友成夫人及仆妇的证词还是可信的。

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各执一词毫不相让。然而,如果遵照反方观点的话,仅凭目前掌握的情况,尚难以对友成实施逮捕。

友成夜闯他人公寓大楼、查看死者细矢自行车车篓的举动虽能证明两人的关系,但却无法证实津村的死因以及其本人是否直接与该案有关。虽然友成失手扔下镇纸的可能性更大,但细矢死后根本已无法查证。退一步讲,就算上述情况得到了验证,也只能将其定义为过失致死。

如果目前要给友成定罪的话,充其量仅能判定为非法入侵民居。况且,搜查本部也无意去曝光友成的私生活情况,为此,在证据不够充足的前提下,警方最后还是把友成放了回去。

3

“镇纸到底在哪儿呢?”友成走后,菅原歪着脑袋嘀咕道。

“对,这件事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啊。”同事芹泽在一旁附和道。尽管菅原竭力坚持正方观点放走了友成,但他此刻却无法释然,心中老是觉得堵得慌。

“嗯,东西掉下来以后,根本没道理会无缘无故失踪啊。”

“现场我们都已地毯似的搜寻过好几遍了,即使是一根细针也不可能漏掉的。”

“案发当晚停车场内的车辆我也调查过了,而且,当晚根本就没有外来车辆。”

“对细矢的遗物仔细盘查后居然也没发现。”

“这样一来,你觉得是否会有其他可能性呢?”

从物理角度来讲,一个镇纸是绝不可能突然消失的,除非有人以此为凶器杀人后才会将其带走。可是友成的供述表明,津村并非死于蓄意谋杀。只要肇事者下楼查看后不私下拿走,东西就理应在事发现场。

只有找到这消失的镇纸,方能真正解开津村死因之谜。

“是不是我们在津村一案的侦破上存在比较大的错误估计呢?”

“哦,你也这么认为?其实,我早就有这种感觉了。”菅原与芹泽面对面地探讨着,双双都把内心的疑虑表达了出来。

“如果有闪失的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不如我们再返回现场看看吧。”

7月1日黎明时分,皇家高级公寓内的住户在停车场外发现了津村的尸体。法医鉴定表明,津村是在后脑勺遭受钝器打击后致死。随后在死者屋内发现了兴奋剂,警方推断认为,这可能是一起毒品类凶杀案。然而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却一无所获。紧接着,菅原刑警提出了高空坠物说,正当警方将调查方向锁定于案发现场楼上的住户时,嫌疑性最大的细矢湘子却于7月18日在路边停车场的跑车内遇害,而后警方又在其跑车内发现了一枚大麻香烟烟头。警方调查后怀疑细矢背后有一个实力强劲的资助人,于是友成正则便进入了警方的视线。根据友成的供述,当初津村是被掉下楼的镇纸砸死的。但是对于警方的杀人灭口一说,友成予以了全盘否认,并坚持称他绝不可能杀害细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