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重返凶案现场(第3/3页)

4

事后证明,北村的预感是完全正确的。六年前的6月23日,甘利良行正是在发现细矢湘子尸体的同一场所遇害的。鉴于出租车自身的特殊性,六年前凶犯在杀了司机后,难以载着尸首驾车离去。

“我借阅过当时的搜查记录,那是一宗典型的出租车劫匪案。其实,甘利死前最后所载乘客的犯罪嫌疑性最大。据说,该乘客是于深夜11点左右在世田谷区驹泽公园一带上的车,第二天早晨6点就有人发现甘利死在车内了。验尸表明,甘利后脑勺遭钝器击伤,致使头骨骨折。除此以外,警方并未发现任何反抗的迹象,估计凶犯是趁甘利不注意之际突然下手的。”

对于大上刑警叙述的上述情况,北村早已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有所了解。突然,北村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警官先生,当初杀害甘利的凶犯就一个人吗?”尽管北村对六年前的案情略知一二,但新闻媒体根本未涉及上述问题。

“当时的搜查记录倒是没有公开谈及这一点,之所以未能明确注明,我估计存在几种可能性。”

“我记得媒体报道称,甘利遇害时,身上的营业款仅有一万两三千块啊。”

“当时,警方从出租车的《驾驶日报》和计价器上推测,甘利遇害时车内仅有一万两三千元的现金,估计全被歹徒抢走了。”

假设六年前的货币价值是现在两倍的话,那么粗略估算下来,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四万四千至二万六千元左右。自从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物价变动大体平息后,物价再也没出现过上下大幅波动。

此刻,北村又想起了刚才两名出租车司机的谈话,营业款不满二万的话尚可活命,二万以上就会被杀。

如果以现在的货币计算的话,或许当时的一万两三千元正是劫匪的杀人分界点。当然,这一标准估计仅适用于凶犯单独作案的前提,要是数人共同犯罪的话,那所谓的杀人分界点必然会下降许多。北村独自沉思着。

“多数情况下,出租车劫匪都是一时兴起行凶杀人。杀了人后发现才那么一点现金,也许多少会有些惊讶,而不是在弄清楚司机身上的营业款后,才陡生杀人之意。”

看到北村依旧一脸困惑的模样,大上随即又补充道:“其实,有些人未必就是冲着钱才犯罪的。”

“你的意思是说……?”

“有些人在身无分文且毫无目的地的情况下照样打车,最终司机令其结账时,便一下恼羞成怒行凶杀人。”

“在毫无目的地的情况下,居然还有人打的吗?”

“的确有这种人。上车之际随口说个地方,中途忽又变更,或者任意延长目的地。这样一来,看着不断增加的打车费用,身无分文的人必然会变得急躁起来。”

“那么,这些人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打车呢?”

“或许他们是想暂且逃避现实吧。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加上外面又是风雨交加,在这种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他们便随意坐上了恰巧路过的空的士。”

“缺乏灵感难以构思创作之际,我也会稀里糊涂地打的瞎转。”

“这正是两种极为相似的心理状态。但不同的是,先生有钱扬名之后,既不缺社会地位,也不愁没信誉度。可是,那些人就完全不一样啰,一无所有的人最怕被人逼得走投无路了。”

“恰巧途经的出租车可就倒霉了。”

“对,那叫霉运当头啊。一般说来,打劫出租车也抢不到几个钱。”

黑金计暴毙之后,津村贡和细矢湘子又相继遇害。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三者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这一系列事件却全都与毒品有关。这无疑暗示了,此类事件的性质,完全有别于单纯的、因一时冲动而打劫出租车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