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4页)

人活着,就逃不开比较。不是别人拿你与谁做比较,就是你自己非要跟自己过不去的去与谁做比较。

想一回贾琏和宝钗,凤姐儿再想一回她和贾珍……之后的日子,争吵打闹就成了家常便饭。然后这事就传出了府,弄得大街小巷人人皆知贾珍家的胭脂虎又发飙了。

……

荣国府这边的下人都在上次瘟疫时物价上涨后被邢夫人打发掉了,如今一个萝卜一个坑,看起来整个府邸都清爽不少,管理起来也更方便了。

邢夫人大错不犯,小错经常有的将这个家管起来后,也没觉得管家有多少好处可捞,倒渐渐没了多少兴致。

日常贾琏不在家,宝钗便去邢夫人那里立规矩,时间长了,也开始接触府务。那点府务于宝钗来说,跟玩似的,陪着邢夫人处理了一回府务,宝钗便陪着邢夫人聊天,时而再从嫁妆里拿出一些好料子什么的给邢夫人做套衣衫,婆媳感情迅速升温。

不过婆媳俩随着贾母情况好转开始,就没了这样悠闲的日子了。

贾母没想到她一睡几个月,醒来荣国府就天翻地覆了。

宝玉瘦了许多,身上的懵懂天真已经所剩无已,一眼扫过去,整个人都沉稳了不少。

三春依旧那个样子,只迎春身上多了些长姐的气势和一股贾母曾在贾敏身上看到的气度。

叫身边的丫头将这几个月的事情一一说给自己听,贾母一张瘦得脱相的脸,阴沉的可怕。

贾母没想到宝钗最后会嫁给贾琏,当然,她更没想到不过几个月,睿亲王谋逆案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重新载入史册。

京城倒了一批人,又立起了一批人。而荣国府……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好在元春不负她期望终于成了皇妃,一宫之主。

这也算是唯一能安慰贾母的喜事了。

然而让贾母更觉得惊喜的是当今为了让人忘记这一年都有多少糟心事,竟然在年底前下圣旨许宫妃出宫省亲。

好嘛,这对于家中出皇妃的人家绝对是件算得上光宗耀祖的头等大事。

省亲要建省亲别院,这个没问题呀。谁家的闺女谁建去呗。大房所有人在贾赦的代领下齐齐对二房一家笑。

笑的那叫一个春光灿烂,真情实感。

笑的同时,大房一家还在心里庆幸分家分的好,分家分的妙。

建省亲园子,一要有地,二要有钱。这两样二房都欠缺了些。

分家时,到是分了一套几进的院子,但那院子哪能跟荣国府相提并论。再说钱吧,谁花自己钱都心疼的跟被挖了心似的,能不花自己钱干嘛还要叫自己受心痛之苦呢。

娘娘是贾家的娘娘,这个建省亲别院的事,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出一份力?

“这是自然。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大姐姐虽然不是我们大房的女儿,可她成了娘娘,如今省亲也是阖族的大事。咱们大房做事总不会失了道理。珍大哥哥也在这里,他们是长房,他又是族长,我们家不比旁人,也不好越了长房和族长,按规矩来吧,具体出多少,我们只跟着珍大哥哥看齐。”

贾琏这话说的敞亮,也堵了贾母的嘴。贾母张了张嘴,暂时没在这上面打转。

宝钗不动声色的观察了一回屋里的众人,悄悄的拉了拉邢夫人的衣袖。邢夫人身形顿了一下,然后双手扭了几下帕子,张嘴说道,“这建省亲别院是不是要动土?前儿老太太中风不醒,家里便请了风水先生。说是家里十年内不得动土,否则于老太太的春秋有妨碍。又说琏儿媳妇八字好,旺长辈。您瞧,刚订下琏儿媳妇没多久,大姑娘就封妃了。等琏儿媳妇一进门,您老就醒了。可见那风水先生是个有道行的。老太太,这建省亲别院,一但在府里动了土……呵呵,呵呵,我们大房没,没甚意见。”

早在省亲别院的旨意一出来,宝钗便想到了后续会发生的事情。也因此提前给邢夫人通了气,再和贾琏一道编了套说词由邢夫人说出来。

若能借着建省亲别院的机会将二房礼送出府,也省了一桩心事。

不过邢夫人这套说词只说了一半,就被贾母一个灭霸的眼神瞪了回去。讪笑的坐在那里不敢吱声了。

以前老太太胖的时候,虽然也不是个善茬吧,但至少脸上有肉,看起来还没那么渗人。如今瘦了几十斤,看她一眼都觉得阴森狠戾。

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的。

“太太多虑了,为娘娘建省亲别院又怎会在府中动土。省亲别院奉旨建造,娘娘幸后,便要造册封门。咱们宁荣两府皆是敕造,若要大动,怕也多有不妥。”

“是了,是了。到是将这事忘了。”邢夫人闻言做一副恍然状,“我小门小户出来的,竟大不懂这些规矩,好在老太太疼我,才有今天这样的生活。也有个做娘娘的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