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这事很大(第2/3页)

这些都没有关系,萧君泽毕竟是后世来的,一些关于这些的家常菜早就经过千锤百炼,做点茄饼、鱼香茄子、洋葱脆肉饼、菠菜炒蛋等小菜,还算是手到擒来,尤其是炸这种做食物的办法,在这个油料珍贵的年代,属于是散发的香味都可以把隔壁的小朋友馋哭的那种。

做饭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不要敷衍,每个该有的步骤不要省略,该宽油就宽油,该大火就大火,萧君泽也不需要备菜,做起来可以说是十分简单了。

小孩子嘛,他们的口味,重油重糖重盐着来就是。

于是乎,当萧君泽抽出一点时间,亲自下厨房,书院里原本听话的孩子们屁股下边就好像长了草,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而一旦下课的钟声敲响,他们甚至不愿意绕路,而是直接翻墙。

少年们甚至玩出了花样,每天刷新起了翻墙比赛的速度,弱小可怜的三狗又一次被抛到了最后。

因为有些坏家伙在混吃时,果断选择了最好吃的那几样,总是给最后一位留下了苦瓜酿肉。

连三狗最喜欢的如愿哥哥,都没有等着三狗。

事后,萧君泽专门问三狗:“三狗啊,你有什么新的理解了么?”

三狗小小年纪,便体会到人心的险恶,忧愁道:“爹爹,他们为什么不理端端,是因为选择太多了么?”

萧君泽没想到狗子居然会这样理解,立刻解释道:“不是,是因为他们还是自由的。”

三狗不理解:“啊?”

萧君泽悠悠道:“三狗啊,你们还小,没有什么人会要求你们负什么责任,所以你们想怎么玩,怎么闹,只要不出大事,都是对的,但等你长大了,他们知道了责任、义务,以后你再想人不理你,都做不到了,你要珍惜还会有人不理你的时间。”

三狗觉得这太深奥了,于是果断道:“如果那个权利和义务就能让他们和端端玩,那这些就是好东西!我才应该珍惜!”

“但是,这个不是真心啊!”萧君泽痛心疾首地想把三狗观念扭转过来。

“什么是真心啊?”三狗眨眨眼睛。

“就是无条件为你着想,不需要你喜欢他,他就会尽心竭力为你的人。”萧君泽认真道,“不会被一点小事诱惑的那种。”

“这样啊……”三狗想了想,果断摇头,“这样的人,端端不喜欢。”

“啊,为什么?”萧君泽惊讶了。

“因为他没有经过端端的允许!”三狗果断道,“那样端端会忙不过来的!”

萧君泽想了想,居然觉得这理由虽然霸道,但却很有道理,于是捏了捏端端的脸:“怎么办,我有点担心你两个哥哥了,和你相比,他们显得太老实乖巧了。”

三狗疑惑道:“乖巧不好吗?爹爹就常常夸我乖巧啊!”

萧君泽摇头:“对父母来说,当然是好的,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却不一定是好的,行了,别问那么多,再说了,就算你跑到最后,苦瓜肉不一样是给如愿吃了么?”

端端得意地笑了:“是的,如愿哥哥最好了!”

萧君泽看着他的模样,有些担心,但最后又无奈地摇头,谁让这是自己生的呢。

贺欢也喜欢帮着打下手,他还很快学会一手不错的做饭技术,每天亲自换着花样给君泽换上好吃的吃食。

这些菜谱流出去后,倒是有效提高了各种蔬菜的种植范围,不再只是农院里的观赏物,或者大家族们的炫耀新奇的产品了。

萧君泽也很受启发,拿这件事教育自己的手下,让他们不要只看重成果,也要重视成果和民生结合,学会推广。

……

在萧君泽忙于后宫和前朝同时,修法大会在一个月后的正月,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其中,在话语权里争夺最厉害的,便是吏员编制、职责以及各地招收的书院名额。

还有人上书,将襄阳书院改为太学,太学生成为国之栋梁,也算是一件复古的好事。

萧君泽拒绝了这一行为,并且少有地亲自发表的评论,说不爱崇古之风,长江后浪推前浪,世间事,本就循序渐进,随世而变,又何提继往开来,使天下大同?

这言论立刻引起了巨大争论,如果是汉代儒家大盛之时,这言论怕是立刻会被天下读书人敌视。

但如今是南北朝,儒家早已势微,人们更多在佛学、道家中寻求救世解脱,儒家已经成为部分大族的“家学”,加上以襄阳书院为中心,讨论研究不同事物发展规律的“世学”开始大行其道。

若只是如此便罢了,毕竟平日里,襄阳的报纸上,惊世骇俗之论极多,许多人都认可刺史的言论,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反对声音不会太大,会立刻被骂下去。

可是,这时间,却正是修法大会最白热化的时候,天南海北,从贩夫走卒到世家高门,从北地胡人到岭南诸夷,从西域小国到东海高丽,天下有志之士,几乎都聚集在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