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钓鱼(第2/3页)

“犯了错,就得受惩罚。”燕长青说道。“如果做不到,那就继续折腾,看谁坚持得下去。”

陈有亮不吭声了,他知道燕长青这是下定了决心,劝说也没啥用。

正在想要不要劝几句,燕长青提醒:“上钩了,快点……”

陈有亮下意识地就一抬手,还真有,一条几厘米的‘小眼药片’鱼——本地俗称的一种鱼,燕长青也不知道学名。

当时陈有亮就乐了:“还真钓上了!”

说着话兴趣大增,把鱼取下来继续钓了起来。

……

燕长青选的地方确实好,哪怕陈有亮是个经常喂鱼的人,也钓了好几条鱼。

至于燕长青自己,随便钓了几条大鲤鱼,准备回去做红烧鲤鱼吃去。

回去的路上,陈有亮才问道:“如果最后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呢?”

燕长青看他那表情,忍不住笑了起来:“咋了,你还以为我跑去把人给宰了啊?我已经不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了,不会那么冲动。”

陈有亮险些把鱼给扔了,是啊,不是十来岁,现在都十四了啊!

燕长青开了个玩笑继续说道:“那我就把酒厂关了,去别地建个酒厂慢慢干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想折腾嘛,我有的是时间。”

说完又牛气哄哄地说道:“对了,我在外边的公司资产早就过百亿了,都是股票,还没涨到头。给你分几成股份吧?”

“外币?”陈有亮愣了一下才问,他是知道燕长青在外边折腾的,毕竟搞音乐也挺挣钱,但是具体多少,还真没关心,因为燕长青也不清楚具体数字——股票每天都变化的,特别是临近泡沫年代,涨幅挺厉害的。

“嗯!”燕长青点点头。

陈有亮就郁闷了:“我说你别这么着行不?动不动分我几成,有你这么干的吗?你又不欠我的。”

“万一出去了没熟人没意思,让大家一起出去混啊!”燕长青说道。“我早就看好了新产业,到时候干别的。”

陈有亮立刻开始收拾他起来,数落了他一路,总体都是在家多好,出去有啥好的之类的话。

一直数落到厂门口,他才想起来问:“啥新产业?”

“搞矿搞农场啥的,玩着也舒服啊!”燕长青都没当他的数落是一回事,因为他用了二叔的神通‘耳中风’——话从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就像一阵风吹过,半点痕迹不留。

“你要有那么多钱,确实搞矿挺合适的。”陈有亮想了想。“在外边搞这个还是比较划算的。”

搞农场啥的他不懂,就不说了。

燕长青的意思他也明白,有那么多钱,到哪儿都能过的舒舒服服的,凭啥有理还讲不清。

当然陈有亮不知道的是,在家这个侄子是个老实人,出了门他可就未必这么好说话了。

如果是外边遇到这样的事儿,直接安排泥头车送全家桶,哪儿有现在这么麻烦。

……

燕长青说买农场搞矿,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他的计划就是这样,等到股市泡沫结束前,股票出手,到时候账上一大笔钱,放那里闲着等贬值吗?

其实对矿石他了解也不多,不过不了解不要紧,反正这玩意基本亏不了。

提前出股票,趁着别人都投资高新科技的时候,买些‘硬通货’在手里。

还有就是买农场种地,人总得吃粮食不是?

至于说趁着最近几年金融风波挣钱啥的,他倒是听说过,也知道会有什么风波,但是他知道的也不清楚,而且折腾起来,未必有老老实实等着赚得多。

但是陈有亮等到吃上他做的红烧鱼的时候,问了一句:“西多罗夫那边,想和你合伙搞酒厂,条件任你开,你干嘛装不知道?”

这是个老问题,燕长青不想回答。

……

当初买飞机的时候,燕长青只想开飞机,不想和大徐总以及西多罗夫的人多搅合别的。

因为徐总他们和西多罗夫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都是燕长青和陈有亮避免掺和的一些事儿。

三方现在的合作就挺好,只做自己能做的,关键还是做自己想做的——这个想字才是重点,毕竟多少人想做的事儿,都是自己不想做的,比如九九六。

但是西多罗夫那边希望能帮助他们,搞一些经济方面的建设,比如加工厂等。

现在经济不景气,他们更想做一些能增加就业增加收入的事儿,而不是单纯的搞贸易。

但是前苏现在有什么?

除了军工机械方面,别的也没有,问题是这些合作,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长远之计——崽卖爷田也会心疼的,毕竟卖完了就没了。

其他的加工厂,投资大见效慢,而且前苏那边很多原料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