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问(第3/4页)

“只可惜好事多磨,寡人今日才知,先生就在长安!”

“近在咫尺,暌违至今。差点和先生失之交臂,实乃寡人之过也。”

说完站起来拱手一拜,“如今情势,诸国三面围堵,豫国得而复失,东胡南下,西戎东侵……还请先生教我!”

雍王赵征的姿态很低,全无因为洛宁是个盲人,而且年纪很轻就心生轻视。

洛宁没想到,北方东胡、西方犬戎等胡族,居然此时联合出兵攻雍,趁火打劫!

看来雍国祸不单行,已被四面包围,八方为敌,真是危险了。

洛宁席地而坐,气度从容的说道:“原来,雍国局势,已经危若累卵。”

“洛某敢问大王,是想做千古一帝呢,还是想做万古圣王?”

雍王一怔,“千古一帝当如何,万古圣王亦当如何?”

洛宁微微一笑,高人风范拿捏的死死的,老神在在的说道:

“一统天下,混一九州,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然,生前至尊至贵,身后毁誉参半,百年而霸业凋零,数代由盛转衰,终于碑冷长河,春秋功罪,徒留嗟叹,遗恨幽幽,此乃千古一帝也。”

雍王听到洛宁关于‘千古一帝’的说法,向往之余,又不禁心生悚然。

千古一帝的伟业,何其英雄啊。

可是这身后之事,身后之名,是不是太过凄凉?

却听洛宁继续侃侃而谈:

“至于万古圣王者,教化万方,德被苍生,功盖千秋,遗泽华夏。生前魏巍乎天下景仰,身后悠悠兮百世流芳。青书煌煌,其言至大,其行至正。”

“后世提及,皆肃然起敬,悠然向往。此乃……万古圣王!”

“纵使后世子孙,亦可国祚长久,社稷长存,七庙不隳,而安祖灵。”

洛宁说到这里,神情越发清越飘逸。

“一言以概之:千古一帝,强而不久,久而不强;万古圣王,柔而绵长,长而弥强。”

雍王赵征闻言,思绪缥缈,目光空茫。

千古一帝,万古圣王?

究竟如何选择呢?

千古一帝的霸业,万古圣王的厚德,孰轻孰重?

主宰天下、莫敢不从的权柄,和国祚长久、社稷长存的遗泽,又孰轻孰重?

说来说去,是更重当前,还是更重将来。

是谋一世,还是谋百世。

雍王忽然站起来,肃然行礼道:

“先生大教,发人深省。先生一言,犹如天问。赵征情不知如何作答啊。”

“寡人惭愧,暂时无法答复先生。”

这天问般的大命题,苍音龙钟,直指王者之心,他一时无法回答。

“寡人需要思量一段时日,斋戒焚香之后,再回答先生之问。”

赵征郑重无比的说道。

哪怕洛宁还没有献策,仅仅是问了一个问题,就让他心悦诚服。

洛宁点头道:“善哉。大王天资纵横,明心见性,洛某十分欣慰。”

雍王笑道:“先生眼虽盲,心却明。寡人今日得遇先生,如遇明灯。”

“眼下局势,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洛宁道:“和诸夏,御夷狄,清吏治,均田地,开言路,启民智,劝农桑,修水利,兴殖产,凝人心,立教化……有此十八策,可社稷长久、国富民强!”

雍王忍不住虚前席道:“赵征愿闻其详!”

“来人!刻录!”

……

良久之后,洛宁才离开九章殿。雍王赵征居然亲自送洛宁出门。

洛宁全无受宠若惊之意,仍然风轻云淡,一副世外高人的做派。

一番对策之下获益匪浅的雍王,忍不住说道:

“先生可知,寡人如何得知先生大名的么?”

“因那舞阳公主,在悬赏寻找先生,她对先生推崇备至,说先生是无双国士。”

“今日一番长叹,寡人方知舞阳公主所言不虚,先生真乃无双国士,王佐之才!”

什么?舞阳公主在悬赏寻找我?

洛宁闻言一怔,随即就明白了。

舞阳公主,一定就是陆翩翩!

百分之百!

不知道她如何成为舞阳公主,可她一定就是陆翩翩!

也是啊,若不是陆翩翩,那舞阳公主怎么会这么厉害,硬生生的打断了雍国统一天下的势头?

原来,陆翩翩在悬赏寻找自己啊。

洛宁心中激动之余,对陆翩翩的担忧,也消散一空了。

太好了。陆翩翩没有危险,还成了舞阳公主。

洛宁恨不得大笑三声,立刻去洛阳寻找陆翩翩。

可是此人心机很沉,当下不着痕迹的笑道:“洛某的确和舞阳公主有一面之缘。”

雍王正色道:“寡人请先生留在雍国,寡人愿以国师相待!”

……

第二天,一道王命诏书就下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