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神武卫(第2/2页)

当年唐太宗有一支极为锋利的玄甲军,基本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哪怕遇到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也丝毫不落下风。

那个宝贝,男人都想有。

朱厚照是个男人。

不过他是一个承平年代的帝王,没有生在大争之世,所以大概数量上搞不出多少,也没必要,毕竟贵。

但八百,总该是要有的吧?

这玩意儿就像航空母舰一样,

到时候不管哪里有事,他也可以问一句:朕的黑甲精锐在哪儿!派他们过去!

而现在的进程,张永已经选了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的身材体型都大体相似,平日里在营中多有勇武之名。

朱厚照对其中的几个有印象,但一百多人怎么记得住?

便是这些递上来的信息资料也看不过来,而他也不想就这么囫囵吞枣的过去,其他的事情可以马虎,这个则不可以。

所以便叫来侍从室的谢丕,吩咐说:“将这一百多人的资料都收好。每个人单独做成一份档案,其中的细节信息都要有,若不完善的,到时候要去问他们本人。都做好后,放在侍从室的档案处,往后若有立功、受罚等信息变动的,再补充进去。”

末了,

皇帝又加上一句,“神武卫士兵的个人卷宗,除非朕允许,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翻阅,违者,斩!”

“是!”

谢丕其实还是有些小兴奋,皇帝这么重视,说明这件事还是蛮重要,现在给了他那当然是好。

其实本来靳贵更适合,不过谢丕也并非一无是处,人家到底是个状元,做些信息整理的基础活还是没问题的。

就是量确实有些大,

首先是朱厚照给了他一个士卒档案的模板,便是姓名、年龄、籍贯、生平、家属情况、任职情况以及受奖、惩情况等。

接着谢丕便将这一百多人的档案先列出来,目前的信息是只有姓名和籍贯,其他的就如皇帝所说,后面要单独拿着把人叫过来补充好。

都搞定之后,

朱厚照又开始在军学院中思考合适的将官。

左思右想之下,他想到那个在千牛堡一战成名的那人,弘治十八年,朱厚照见过他一次,发现他实在是厉害,后来还让他到军学院学习,就是希望能洗洗他的脑,让他知道什么叫汉族,什么叫驱除鞑虏。

现如今也要有一年了。

所以便着人去宣,

第二日太监领着此人直接到了神武卫选兵的现场,

“末将李冠,参见陛下!”

喔,朱厚照这才想起名字,这是个八尺大汉,使一手厉害的长枪,花马池一战中俘虏的蒙古勇士,就是他打败的。

记得,还有个娃娃叫韩十二郎来着。

“张永。”

“奴婢在。”

皇帝指了指面前孔武有力的人,“此人名李冠,目前为军学院学生。你觉得如何?”

张永一听军学院,那肯定是皇帝的嫡系。

“可为神武卫指挥使!”

“不。”朱厚照想玩个花的,“神武卫是甲级卫挑选的精锐,数量稀少,每一人都可为将。要想当它的指挥使,也要别人心服口服才行。”

说白了,大军团是以军事战术为主,而神武卫这种数量的军队,一定程度上是要靠单个人的武力的。

“末将愿接受他们挑战!”

“若是输了,当不成指挥使,可不要怨朕。”

“技不如人,有何怨言?”

“陛下!”另外一边也有个汉子单膝跪地,禀报说:“若是胜了他,便可以当指挥使吗?”

“也不行,胜了他,还会有其他人挑战你。而且不能够行车轮战,”朱厚照一想,问道:“这些人当中,上过军学院的应该不多吧?”

毕竟武人耐着性子去读书,这还是少的。

“指挥使怎样也要识字,否则朕写的信都看不懂。就以上过军学院为基础条件,达到这个条件的可以挑战许将军,每日限为三人。若有受伤情况,另行议处。”

皇帝这么一说,许多人就偃旗息鼓了。

那没办法,谁叫你字都不认。

其实朱厚照的目的是要把指挥使的人选限定在军学院学生中,只不过没说得那么露骨罢了。

“我来!”

有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跨了出来。

这都是血气方刚之人,而且都对自己的拳脚功夫有几分自信,若不在手底下见过真章,那还真不一定会服气。

朱厚照心说这下好看了。

其他地方先不管,神武卫这个地方,他是要强调强调个人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