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怎么有种被忽悠的感觉?!!(第2/4页)

孙健听的愣了一下,犹豫着说道,“交流通电超导实现反重力啊……听起来有点……”

他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形容。

张志强在一边跟着说道,“这种研究听起来就不靠谱,反重力啊,而且都三十年了,即便研究项目被保密,怎么也应该有点消息吧。”

他继续道,“在这方面,我也看过资料,据说斯坦福大学每年投入一亿美元在反重力研究上,但几乎没有实验性成果。”

实验性成果,指的就是实验室里实现反重力效果。

王浩思考着也有点不确定,即便确定‘交流重力’实验和‘湮灭力’的表现相关,但‘交流重力’也不能百分百确定是存在的。

他看向孙健,问道,“孙健,你找我是……”

“这个啊!”

孙健拿出手机给王浩看,“王教授,这里有个和你有关的物理研究。”

王浩带着疑惑看了一下,新闻的主角是爱德华·威腾,他发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说是对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解释。

爱德华·威腾,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菲尔兹得主,被阿迈瑞肯《生活》周刊评为二次大战后,第六位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当代物理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

他非常专长量子场论,弦理论和相关的拓扑和几何,主要贡献包括广义相对论的正能定理证明,超对称和莫尔斯理论,拓扑量子场论,超弦紧化,镜像对称,超对称规范场论,和对M理论存在性的猜想。

等等。

从爱德华·威腾所做出贡献的领域,就知道他是一位量子力学和弦理论的顶级专家。

针对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问题,全世界好多理论物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论证,爱德华·威腾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原因是高维度空间边界的增权效应。

“人类很难理解高维度的空间,因为我们所有的感知都和三维空间有关。”

“但对于粒子来说,并不存在确定的三维空间,高维度空间边界会产生对于低维度的增权效应。”

“以此就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现象,超子衰变信号突然消失,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我们认为……”

爱德华·威腾发表了研究以后,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了很多和研究相关的内容。

那当然不仅仅是讲解,他还构造出了相关的数学论证。

好多数学家、物理学家,看了他的研究论文,评价都是‘非常完美’,里面的数学可以说美轮美奂。

当然新闻上只是简单的介绍,就没有详细的数学内容了。

“这个分析,很有意思啊……”看着新闻上的内容,王浩做了一句话点评。

高维度空间边界的增权效应。

这个解释可以说是晦涩难懂,王浩看了以后都感觉,自己的‘湮灭理论’,都像是大白话一样,让人一看就明白过来。

“这个说的确实很有意思,我看看论文。”王浩找了下爱德华·威腾发表的论文,因为内容是公开发布的,他很快找到了相关论文,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后他发现里面有些内容看不懂。

主要因为论文的数学论证部分牵扯了很多例子,数学的内容还有一些高深的拓扑学,还牵扯超弦理论维度构造的内容,他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里面的一些内容自然就很难理解。

但从已经理解的内容来看,不得不承认,学术界的评价确实是对的。

里面的数学构架,美轮美奂啊!

“不愧是粒子数学的超级专家!”他能感觉到在这方面和爱德华·威腾存在巨大差距。

当然,对于爱德华·威腾所说所谓‘高维度空间的增权效应’,王浩就持有保留意见了。

数学是在理论基础上可以构架出来的,但正确与否也很难说,高维度的解释有限‘虚幻’。

即便是证实湮灭力存在,依旧可以用‘高维度空间的增权效应’来解释。

因为无法证明是否存在更高的维度,短时间内,弦理论也是无法证实的。

这种解释可以说把其他很多解释囊括其中了。

就像是孙建所说的,这件事和王浩直接相关。因为在公开的成果中,是王浩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的正-反科西超子衰变信号消失问题。

现在爱德华威腾的论证是建立在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物理现象基础上,自然和王浩存在直接的关系。

下午,就有省报记者找了过来。

记者在楼道里对王浩进行了采访,“王浩教授,超子衰变信号消失是你的发现,你对爱德华·威腾的解释怎么看?”

王浩反问道,“你指的是高维空间的增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