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马文钧教授,谢谢你,我很受启发!(第3/4页)

这些人中,就包括坐在中间的马文钧,他为了王浩的报告提前来了一个多小时,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

马文钧之所以来的这么早,如此积极的来听报告,当然不是对报告本身感兴趣,他只是希望能够找到报告的问题。

虽然希望非常的渺茫,但他还是要努力的去做,因为他不想看到王浩声名鹊起,既然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节,自然就希望对方泯然众矣。

如果能够在报告中找到问题就是最好的。

这可是被国际关注的报告,为报告前来的学者数量超过一千,结果听到的却是一份错误的报告?

这会让会议成为笑话。

王浩的报告也会成为学术圈里的笑话,肯定能够被谈论很久了。

当然了。

马文钧也知道报告不太可能有大的错误,因为论证的算法已经应用在软件上,能够快速计算出魔方还原步骤就是明证。

假如真的出现了大错误,也根本不用他来质疑,评审组和其他的顶尖学者,就肯定能够当场指出问题。

但是,马文钧还是不甘心,他非常认真的投入到报告中,比其他人看起来都有认真,自从报告开始以后,他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就只是认真的在听、在理解。

当讲解进入到‘有界系统’的问题时,马文钧思考着猛然眼前一亮,他联系到复杂系统分析,眼神不由的闪出一抹精光。

……

王浩的报告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其实算法的主体内容并不多,但想要理解起来却非常不容易,他反复的在难点上做讲解,耽误了不短的时间。

当完成了最后一步论证,王浩停下了话头,先是喝了一大口水,随后站在报告台上,总结说道,“以上就是我的报告了。”

“谢谢大家!”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但报告到这里并没有完全结束,接下来就进入到答疑时间,会议主持才刚刚说开始,其他人还都在讨论着的时候,马文钧就第一个举起了手。

会议主持注意到了马文钧,马上就让他做提问。

马文钧很礼貌的站了起来,他面带微笑的开口道,“王浩博士,我有个问题。”

全场所有人都看过来。

王浩感到微微有些惊讶,他惊讶的不是马文钧会提问,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仇人,马文钧会在他的报告上‘找麻烦’,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他惊讶的是马文钧竟然能听懂报告,不由对对方的水平高看一眼。

显然。

只要是站起来做提问,肯定是听懂了报告,否则问出的问题就会很可笑。

马文钧仿佛就是个普通的学者,他很礼貌的说了起来,“你在论证有界系统的时候,采用一种对比分析法,这种方法非常的巧妙。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论证,无法证明针对所有的系统、所有体系都有效。”

“比如,当系统足够复杂,分支足够多,多到很难想象的地步,就无法证明这个算法是有效的。”

这是一个有界与无界的提问,也是适用范围的提问。

王浩的论证是有界系统,也就是确定的系统情况下,有效与无关进位算法是有效的,但他的证明没有覆盖到‘无界系统’,也就是一些‘没有想象到’或者‘无限延伸’的系统,针对这类型的系统,算法也许就是无效的。

换句话说,有效与无关进位算法的论证并不完善。

如果是放在普通生活中,类似的疑问可以理解为‘没事找事’,平时都接触不到、想象不到,去论证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放在学术界,数学、理论计算领域,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些数学问题都会牵扯‘无穷’的概念,有些定理必须要证明针对‘无穷大或无穷小’也一样通用。

马文钧的提问非常有水准,甚至可以说直接问到了点子上。

会场里的人不由得都看向讲台,想听听王浩具体怎么解释。

若是他无法给出回答,或者是没有相关的论证,并不会影响有效与无关进位算法的应用,但针对学术成果、报告本身来说,肯定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

王浩站在报告台上,思考着愣在了原地。

其他人还认为他是被问住了。

实际上,他不是因为提问愣住,而是马文钧提问后,大量的知识、想法、灵感,骤然间涌入到脑海里,随后收到了系统提示。

【任务三,灵感值+4。】

【灵感值:101。】

【提示:可使用消耗一百点灵感值,辅助获取研发相关的灵感、知识的相互关联。】

“使用!”

在下达指令的瞬间,脑子里的知识灵感被梳理清晰,顿时出现了一条完整的脉络,之前研究的不解之处,顿时全部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