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沉船,杀人,引天下风声!(第2/3页)

韩信的话赢得役夫的一致赞同。

随后。

韩信转过身。

他看向身后的士卒,冷声道:“今天下午加练。”

这句话一出。

所有士卒都不由苦了脸。

在韩信手中为士卒,本就十分艰苦,还加练,那不是要累死?

役夫等人吃完饭,就直接离开了。

瘦黑青年不满道:“韩信,你这是什么意思?分明是这些役夫乱说,你为什么要我们加练?”

韩信冷冷的扫了一眼,寒声道:“你们真以为朝廷会跟匈奴缓和?”

“缓和后北地就太平了?”

“难道不是?”瘦黑青年一脸不服。

韩信嗤笑道:“自以为是,要是一份缓和关系的令书,就能让双方冷静下来,那过去数百年天下也不会起这么多战争了。”

“休战只是暂时的。”

“匈奴人也绝对不会那么老实。”

“真就跟你和和气气。”

“而长城在各地留下的缺口,则会成为匈奴人南下劫掠的突破口,而我们这些新征入伍的,日后免不了要去这些地方防御,到时你们面对的将是更加残忍,更加冷酷的匈奴人。”

“他们是真会将你们脑袋割下的。”

“今日多练。”

“是为了你们日后少流血。”

“我不知草原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韩信可以肯定,朝廷跟匈奴之间,必定还有一场大战,若是你们不想死,就好好训练,到时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说完。

韩信大步回到了营地。

其他士卒面面相觑,他们觉得韩信有些小题大做,但韩信这一副架势,的确将他们镇住了,若是韩信说的是真的呢?

一念至此。

所有人都严肃不少。

不多时。

营地内再度响起了踏踏的脚步声。

……

砀郡,大梁。

这座昔日的魏国都邑。

而今已是一座新城,被称之为‘开封’。

当年秦灭魏,王贲率军围大梁城,引鸿沟水灌大梁城,前后长达三个月,大梁城坏,最终魏王假无措开城出降,此后大梁城便已不复存在。

秦一统天下后,在旧址旁另置开封县。

只是附近人依旧称为大梁。

已入冬季。

天气渐渐冰寒刺骨起来。

张良就站在城中,望着城中热闹景象,眼中却十分忌惮。

在这一月。

他并未停下过脚步。

一直试图破局,打乱嵇恒的布置。

也在各地散布了谣言。

例如秦修仓库,是为加征口赋,是为填秦人胃口,还有便是借征发之名,将在地方大行兼并,这些谣言刚散布时,的确引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对大秦怒不可遏。

秦廷的形象进一步恶化。

然好景不长。

随着过去修建长城的役夫归来,原本还破口大骂的民人,一下就调转了方向,对扶苏称赞起来,不少家庭更是喜极而泣,连带着不少城邑都热闹不少。

尤其这些役夫还传回了一些话。

朝廷意欲休养生息。

这更是让原本情绪激动、怒不可遏的民人,一下就冷静下来,也如一盆凉水,狠狠的浇到了张良头上,让他颇为狼狈跟难堪。

正是这数以万计的役夫归来,让底层对秦廷的怨恨,一下子被消解了不少。

他散布的谣言也直接没了影响。

张良收回目光。

他平静道:“他果然是算到了。”

“也早就做好了布置。”

“从他为秦谋划以来,天下散布出的谣言,已越发难起作用,就算引起地方一些动静,也很快就被平息,再难如过去一般,让天下都为之震怖。”

“而散谣布惑的手段,也的确太稀疏平常了。”

“他有所预防是肯定的。”

“只不过。”

“在谣言还未散布前,就已做好了布置,说明他想的更周全,也计划的更完善,也早就料到了这些,如此看来,想破开嵇恒步下的人心算计,恐真就只能剑走偏锋了。”

张良抬起头。

他此刻站着的地方,正是开封县令的府邸。

他要澄清利弊。

让地方亲近贵族的官吏倒戈背刺。

他之前在韩国,但韩国离关中太近了,受到关中影响太深,并无几人敢这么做,在接连碰壁之后,张良选择了另谋去处。

他来到了魏国故地。

而大梁这座魏国故邑,因当年的水灌城池,对秦人很是怨恨,尤其是随着魏国覆灭,大梁昔日辉煌不复,更是让附近的人对秦廷微词不断。

故大梁是张良魏地的第一个选择。

咯吱。

开门声响起。

一名小吏从门缝中探出头来。

他张望了一眼四周。

见四周无人注意,这才颇为不耐烦道:“我家家长说了,不见,你以后也别再来了,我家家长只想安分的当个县令,没有心思陪你们去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