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脸皮厚走天下(第2/3页)

但是,为什么先人放弃了?

难道,王导他们就不够聪明睿智了?

不不!

要相信,王氏一族的先人们,绝对有足够的智慧,而他们为族人们选择的道路,绝对是符合大晋如今的生态环境的。

当皇帝,做皇族,那就要为之后自己建立的王朝耗尽心血,如果事业做的不好,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对外不能御敌,对内,让王朝繁荣富强,你要是干不好,那压力别提多大了。

而且,一不小心就会破国亡家,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王导他们这些先辈就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

享受自然是不能少的,毕竟,没有几大家族的拱卫,想当年,司马睿在江左根本就站不稳脚跟。

那些利益,是必须双手奉送的。

另一方面,责任也是肯定的。几大家族负责管理地方,分担一部分皇族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承担一部分防卫的工作。

这样便形成了有限的责任和有限的权力这样一条中间路线。

当然了,相比世家联盟得到的好处,他们各自的付出却是比较少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而现在,猛然间让琅琊王氏一族站出来挑头,不得不说,大家还真是有些接受不良。

虽然很多人充满疑虑,但也有那种胆子大的,什么也不怕。

如今已经主动跑过来和王谧汇合。

“稚远,我帮你去应付那些来投献的人。”

人数肯定不少,两人还没出门就已经隔着院墙可以听到那些嘈杂了。

这个主动跳过来的人,倒是也没有出乎王谧的意料,正是财迷生风,只爱钱的王默。

“那就有劳大兄了。”

本来这件事王谧自己去解决一点问题也没有,以往他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的身份。

他就缩回去了,毕竟,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

堂堂琅琊王,当然也需要几个帮忙跑腿的人。

能够是出自一家,当然最好。

现在,即便是在琅琊王氏内部,其实也是在争夺日后的利益,只是,很多人还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

而这个时候,真正的聪明人就跳出来了。

以王默的个性,从来都是出门没有捡到钱就能算吃亏的,对利益看得极重,这种人,看到王谧做了琅琊王,当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自己可以得到什么。

他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别的人,要么是王谧的长辈,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当然还要再端一下,还要再观望一阵。

而那些王谧的同辈,或者是晚辈呢,这里的反应就有些太慢了。

这是多好的机会,琅琊王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啊,他们要是能冲出来出一把力,日后自然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当然了,这里的很多人还是秉持着原有的那种老思维,世家子弟嘛,那就是躺着赚钱的,躺着享受,干什么活啊,太麻烦了。

如果日后王谧真的做了皇帝,那他们这些人就是皇族,就算是不干活也照样都能封王,吃香喝辣的。

要是失败了呢,反正他们也没有出力,大约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及,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摸不准其他几大家族的意思。

毕竟,以往是有肉大家一起吃,利益分配虽然也不均等,但是,也不能说是琅琊王氏直接拿大头。

可是现在这是个什么形势?

这就意味着,以后如果王谧真的成功了的话,那么,琅琊王氏肯定是拿最大一头的。

而剩下的几大世家呢,可就有意思了。

格局彻底变了。

若论利益分配,其他的家族根本无法和琅琊王氏争斗了,以往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虽然不见得能争得过,但是那种掰手腕的资格还是有的。而且,所谓世家的实力也是如此。

此消彼长是常态,就比如现在,其实琅琊王氏的势力已经比南渡之时要削弱了不少。

然而,一旦王谧真的走到了大位上,那么,这最大的一头肯定是被他琅琊王氏揽在手上。

其他的几大家族呢,那就是跟着喝汤的,吃一点琅琊王氏的残羹剩饭。

这要是对于那些中小世家,或者是完全白衣起家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所谓。

但是,对于那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弟来说,他们如何能忍得?

以往大家都是在一个锅里喝汤的,现在你却要把汤里的肉都捞走,让我们兄弟只喝你的口水汤。

这怎么可以接受?

或许,这样可以被称作是另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不要看现在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仿佛是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当然了在北府兵的神枪面前,就算是有意见,他们也不敢反应。

但是呢,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这些人菜瘾大的世家子弟还能不能忍下去,却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