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太后娘娘的支持(第2/3页)

明慧理直气壮的说道:“所以就是要让她把自己的运气借一些给你啊!”

“有她在,我相信,你也能万事平安。”

王谧:敢情是把沈蒜子当成幸运符了。

带着就带着吧!

不过,关系会发展到哪一步,他可就不能保证了。

……

翌日,建康宫,将作坊。

距离离开建康,启程前往京口的日期是越来越近了。

虽然这个临行的劝说,表演的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但也无所谓。

该来的终究会来。

该干的事情也一样不能少。

而现在,将作坊的大小事情,就是他最该完成的事情。

他所有的家当,指望,都在这里了。

将作坊中,将作大臣普超看到王府的马车,立刻就迎了上来。

“王侍郎,今天怎么坐车过来了?”

着实有几分新鲜。

普超知道,王谧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和建康城里一般的世家公子做派自然是不同的。

平日里到将作坊溜达,从来都是骑马出行,既不会坐牛车,更不会坐马车。

故有此问。

王谧凑近了笑道:“普匠作想不到吗?”

“再过几日,我就要赶赴京口,今天到这里看看,那些轻便的兵器,只要是方便携带的,也就一起装到车上带走了。”

这样的锦囊妙计,当然是出自王谧这颗机灵的小脑袋瓜。

那些兵器放在将作坊,简直就是诱人犯罪的金蛋。

还是放在自己家更放心些。

时不时的也能看一眼,心里舒坦。

普超满口答应,只是不知为何,自从听了这个话,表情竟有几分怪异。

好像心里有鬼似的。

两人从大牌坊前经过,一路就来到了各处作坊林立的地方。

看到老熟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活,王谧欣慰的点点头。

到了现在,制作各种兵器,已经是将作坊里的头号要务。

不管是铁匠作坊、木匠作坊还是专门设立的火药作坊,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相应的,其他的作坊,比如专门制作金银器的,制作香烛、灯油的,就冷清了许多。

甚至有很多工匠都主动的放弃了原本的差事,跑去各大热闹的作坊帮忙去了。

普超将近些日子将作坊的工作情况对王谧进行了简要的讲解,按照他说的,自从王谧将火药和火炮等兵器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工匠们。

将作坊的师傅几乎就全都投入到了制作之中,很多其他的差事也都停下了。

这里也有太后娘娘的一份功劳。

王贞英到底是世家出来的女眷,见过世面,办事有体统。

自从她开始掌管后宫,这后宫的奢靡浪费之风算是刹住了许多。

那些金银首饰,香烛脂粉,王贞英已经明令要求减少供应量,够用就行。

由太后主政的后宫就是这样。

皇帝的后宫养女人,那是理所应当,他那是为了享受。

可是太后就不会这样大方了。

后宫的女人过的好与不好,与她又没有多大的关系,那些女人也不能给她提供情绪价值。

她自己都是在司马曜的眼前做了多少年冷板凳的人,可见对受人冷落早就已经非常习惯了。

那就大家一起冷着吧。

朝廷的钱,要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什么是更有用的地方?

自然是制造兵器了!

虽说王贞英是个世家女子,从来也不会舞刀弄枪,但人家也明白事理。

胭脂水粉固然也是好东西,但是对于一个朝廷来讲,到底还是开疆拓土更加重要。

女为悦己者容。

这个后宫,能悦他们的,都还在吃奶呢!

完全没有这个需要。

王贞英是个会办事的,不只是把宫中的用度裁剪了,甚至是把这一部分的开销挪到了制作兵器上。

“王侍郎有所不知,太后此举,算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王谧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普超连忙解惑:“自从陛下仙逝,将作坊的经费可以说是捉襟见肘,越来越少。”

“老夫虽然多方筹措又俭省着使用,却还是入不敷出。”

“正在老夫为难的时候,太后娘娘忽然派人来将作坊视察,夸奖我们差事办的得力,还赏赐了一笔钱。”

“并且把金银作坊和香烛作坊里的供应全都减少了,太后还说,这一部分的原料购买也可以相应减少,省下来的钱都可以用来制作兵器。”

“虽然太后娘娘给的钱不多,但多少也可以让我们再支撑个十几日,可不是给我们救了急嘛。”

还有这样的事?

没想到,王恭竟然会有这样会办事的一位妹子。

这还真是阿宁之福,大晋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