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心乱如麻(第4/5页)

离家的这段日子,父母时常会清扫隔间,昨天还新换了床单被套,整体而言干净整洁。

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了过来,封皮着实没有那么漂亮,大红色看上去很是扎眼。

他拆开来看了一眼,将里面的文件清点一遍,确认无误才放进抽屉。

透过简易推拉门,顾行能看到正坐在椅子上发呆的顾盼。

他总感觉自己妹妹身上流露着几丝落寞与挫败。

“看看你的?”顾行主动搭话。

顾盼起初还没反应过来,“什么玩意儿?”

“录取通知书!”

顾盼终于知道自己与顾行相比,优势到底在哪儿。

可她却高兴不起来。

只是拉开书桌抽屉,把录取通知书甩给顾行。

入眼同样是大红色封皮,不过人家还画了博雅塔和未名湖。

格调一下就上来了。

“看起来是比我们的好一点……”顾行想让顾盼打起精神,哪怕嘲讽一下自己。

“北大也就还行吧。”顾盼蔫头耷脑,连语气都变得虚弱了不少。

还没等顾行继续说话,就听见自家大门被敲响。

沈关山来找顾盼。

“咱俩不是说好去看电影吗……你怎么了?”

她发现闺蜜兴致缺缺,对此困惑不解。

顾行比着嘴型,让沈关山不用管。

就她那点儿社交能力,根本处理不了这种问题。

把二女送走,爸妈就找了过来。

“我们两个简单商量了一下,先问一个问题,休学会不会对你以后找工作有影响?”

老爸率先开口。

顾行回镇海的路上搜索询问过相关资讯。

“如果休学的话,就相当于留一级,我到时候再从大一开始念,只要成绩合格就能拿毕业证和学位证,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只是就业面试时公司可能问休学原因。”

这也是休学的最大弊端。

年龄会增长。

顾行本来在同龄人中就算生日偏大的,97年11月初的生日。

如果再休学一两年,等他大四毕业,岁数和很多研究生差不多大。

不过从性价比上来看,丁骏提出的休学思路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顾行已经在职业电竞里打出了些许名堂。

正如丁俊所说的那样,休学的这一两年他能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

“妈妈这么给你说,”顾母坐在床上直视儿子的双眼,“单单从经济角度,休学确实可行。”

一百万的诱惑实在太大。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名复旦本科毕业生留在沪市,一年能赚二十万就已经是中偏上的水平。

一百万相当于5年的工作收入。

况且这5年里还要承担大量的生活成本,真正能够攒下的钱并没有那么多。

打职业电竞的话,吃住都在基地,如果真想省,一个月甚至花不到一千块!

相比之下,生活成本几乎为零。

“不过你必须得接受与自己小一到两岁的同学一起上课生活,以后的就业可能会有麻烦,”母亲强调,“我说‘可能’,因为不管是你还是我们,都没接触过休学的大学生,不确定究竟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顾行不以为意,“这倒没什么……”

他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有充分信心。

下到幼儿园,上到九十九,他都能打成一片。

至于就业难,他要是能赚到一百万,毕业后找个起点低一些的工作也并非无法接受。

“所以我们是这么想的,”老爸沉吟片刻,“这和之前的兼职不太一样,一百万这种数字我和你妈这辈子也没见过。”

“如果擅自替你决定,到最后一旦发觉这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可能还会在心里怪罪我们……”

“况且你已经在职业圈子里工作了两个月,这一行究竟适不适合,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而且顾行先前提出暑期兼职不一样。

那时他只是个高中生。

如今顾行高考结束,一只脚踏入了大学校门。

而且之前在直播中看到顾行接受采访时的得体应对,顾家父母感觉他真的能够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为自己思考问题。

“所以,干脆就让你自己来决定,我们相信你的判断,”顾父很为儿子感到骄傲,“只是记得深思熟虑,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也没有再重来一次的机会。”

能这么开明,和顾家一直以来秉持的教育观念脱不开关系。

顾家夫妇从小对兄妹二人的管理就很宽松,最大限度顺从孩子的个人兴趣。

顾行能一路玩奥赛通关到复旦,很大原因是他从小就接触数学奥赛。

他不算沈关山那种天赋怪,靠着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才捞了块银牌。

现在女儿去北大,儿子去复旦,开花结果更让顾家夫妇更坚定自己的教育观念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