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上元夜

宿醉的头疼业已久违,当罗疏从梦中乍然惊醒时,全身都浮着一层细密的冷汗。她按住自己抽痛的脑袋,两眼望着头顶的锦帐,不断回忆梦里那个少年的音容笑貌。

不会那么巧的。那种可怕的似曾相识,应当只是一种错觉。

这时她又想起自己昨夜醉得厉害,摸了摸贴身衣裳还算整齐,这才狼狈地穿好衣服下床。屋里的丫头们立刻井然有序地走上前,伺候她梳洗用饭,此时齐梦麟人不在房里,好在昨晚闹腾了一夜,罗疏和丫头们差不多也混熟了。

当齐梦麟跨进房门时,罗疏正在用早点。他一见罗疏,脸上立刻露出一抹不自在的笑,像做了错事似的半带心虚:“昨夜睡得好不好?”

“醉了自然睡得沉,就是这会儿正头疼呢。”罗疏苦笑着回答。

齐梦麟走到罗疏身边坐下,接过丫头沏好的茶,轻轻吹了吹:“一会儿准备做什么?”

“我想上街逛逛。”

齐梦麟立刻兴致勃勃地提议:“我陪你去。”

“好啊。”罗疏点点头,看见齐梦麟脸上浮起开心的笑,心中也没来由地一暖。

齐梦麟见罗疏神色平和,便忍不住凑近她,试探着问:“昨晚你梦见了什么?”

罗疏心中一惊,不动声色地反问:“没梦见什么,怎么了?”

“没什么,”齐梦麟顿时有些心虚,好半天才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眼角,嗫嚅道,“你在梦里流眼泪了。”

“醉了多少会失态的,”罗疏微微一笑,将他的话搪塞过去,“以后别再灌我酒了,否则只怕还有更出格的事呢。”

“好好好。”齐梦麟立刻一本正经地点头,心底却波澜起伏:昨晚自己偷偷犯下的出格事……要是能醒着来一次,不知该有多美。

早饭结束之后,齐梦麟陪着罗疏出府,准备领着她在扬州好好游览一番。不料人刚出门,就听见府前的长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钟磬声,齐梦麟一听那声音便嚷道:“我二哥回来了!”

罗疏听了他的话,也翘首向钟磬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街头出现了几十个小道士,一路慢悠悠地拿着法器唱念做打,列队往齐府走来。

齐府二公子竟然是个求仙问道之人,这一点颇出乎罗疏的意料。这时就听齐梦麟乐呵呵道:“我二哥拜师于茅山,一年才回来一次。他今天一回来,我就走不开了,要不我让连书陪你逛吧?”

“你只管去忙你的,我一个人随便走走。”罗疏对齐梦麟道,“我逛累了就雇顶轿子回齐府,也不怕迷路的。”

“那也好,反正日子还长,我过两天陪你去游保扬湖啊!”齐梦麟与罗疏约定之后,便欢快地跑去见自己的二哥。

罗疏与齐梦麟分开后,独自走过两条街才雇了一顶轿子,对轿夫说出了一个记忆中的地名:“去灯笼巷。”

轿夫对扬州四通八达的街巷是最熟悉的,一路抬着轿子健步如飞,不出半个时辰便从繁华的齐府街走到了熙熙攘攘的贫民区。

灯笼巷里有不少扎灯笼的铺子,为元宵灯会准备的花灯几乎堆满了街市。罗疏下轿之后,站在街头茫然地张望,只觉得眼前的街巷与儿时记忆大相径庭,一瞬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原来过去无数个梦里总也跑不到尽头的巷子,竟然只有这么窄、这么短。

罗疏就这样孤零零地站在街头,看着看着突然失声痛哭,在路人揣测的目光下虚软地迈开脚步,一步一步走向自己心中尘封了十多年的“家门”。

然而家门之后又有什么?还能是她的家吗?

她没有勇气去敲开那扇破旧的门,也不会在被卖掉十多年后,还天真地认为门后的人是自己的亲人。

罗疏盯着那扇门站了许久,直到木门被人吱呀一声推开,从中走出一位年迈的老妪。

老妪陌生的面孔让罗疏心中一惊,下一刻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当年卖掉自己的那一点钱,怎么可能拯救一个日益败落的家?那些她还奢望再看一眼的人,注定会在她的生命里烟消云散。

缘起缘灭,都是人生的大悲苦——今天了却了这段心事,她的扬州之行差不多也就结束。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疏基本上每天都待在齐梦麟的多喜园。一是因为年节越近齐梦麟的应酬也越多,天天走亲访友忙得脚不沾地,二是罗疏本人也无心游玩。好在齐梦麟屋里闲书极多,都被她借来一目十行地做消遣。偶尔齐梦麟回到园中,看见罗疏安安静静地歪在暖炉边,手里拿着一卷《琵琶记》什么的,真是痒得他抓耳挠腮,恨不得赖在她身边来个红袖添香夜读书,奈何府外总有推不掉的应酬在等着——他在山西当官,害得一帮狐朋狗友望穿秋水,好不容易过年回来一趟,总不能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