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创作(第2/3页)

“可惜师兄走的那两年,友谊厂说不行就不行了。”

“那是没办法的事。”另一位专家道,“咱们也阻拦不了,咱们看小林的剧本就行了,你别老影响人家孩子写东西。”

其实工业部门不是没想过拍剧,在电视剧这个领域,宣传部门有先天的优势,拍的剧总是能最快播出,质量也不错。

而工业部门想拍的剧,像林济这样愿意扎扎实实去写,去投入地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编剧实在太少太少。

拍剧是为了宣传,为了再现某一段故事,不是为了把一段虚假的经历放在某个人物身上,那样的剧不如不拍。

专家们担心《淬火》播了他们看不到,非要林济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这剧播出的具体日期:“我们友谊厂的老员工都会看的,你们可得拍好了。”

“到时候我俩也会去剧组监督,小林你不好好拍的话,我们会骂人的。”

林济连声应了。

他剧本写了差不多20集,等具体开拍了肯定还要再做删减,不过是时候考虑选演员的事了。

林济和大江卫视是第一次合作,他并不了解大江卫视拍摄和选角的风格,不过这个剧本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更高,几个主要角色年纪都不算太小,和《后宫》选角的方式不太一样。

章力纯那边其实也在等着林济的剧本。

刚开始和林济合作的时候,他一直提醒自己,把林济当成普通编剧对待,不能因为过于偏重林济的剧本而忽视了其他编剧的剧本,毕竟大江卫视合作的不止林济一个编剧,《淬火》只是卫视未来某个档期要播出的一部剧而已。

可慢慢地,章力纯内心还是有了偏向。

他对电视剧行业是有热爱的,大江卫视坚持现在的路线,也是他们这批中坚力量努力的结果,当看到优秀的剧本时,他很难不把目光投注到这个剧本上。

《淬火》讲述了50年代被分配到H市第一机械厂的大学生吴志远的故事,在一机,吴志远看到了前辈们在困难满满的情况下艰难地进行生产,产品和海外却有着明显的差距,不仅如此,海外的重工企业在与国内签订销售合同时,常常会定下无数严苛的条件。

在一机这座巨型工厂内部,吴志远只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罢了,有人满怀壮志却一直受阻,也有人只想在工厂混口饭吃,吴志远心中所想却和旁人不太一样。

他不肯服输,就算国内的工业实力不如海外,他却觉得这个现状迟早有一天会被打破,他要成为那个打破现状的人。

吴志远就这样开启了自己为重工付出一切的一生。

章力纯之所以喜欢这个剧本,不仅因为它是吴志远的奋斗史,更因为这个剧本不仅数据翔实技术专业,吴志远所达成的每一步成就都令人热血沸腾!

至少他读这个剧本时是这样的体会。

业内有句话说,一个剧本是不是好,得看交给谁拍。

章力纯觉得林济的剧本好到了极点,属于那种一旦选错了角色和拍摄阵容,剧本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类型。

他不想看到这种事发生,想让《淬火》成为大江卫视的代表作,可以说,在他心里,《淬火》是最符合大江卫视精品路线的剧本之一。

最近华泰和楚天舟两人总给他打电话,想了解林济新剧本的类型,这两人不好意思和林济说,就偷偷摸摸到他这儿来探。

华泰恐怕是担心《淬火》破《静梧传》的收视纪录,虽然章力纯觉得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但这种事他绝对不会透露给华泰。

楚天舟的想法更简单,星洲卫视想再和林济合作一次,让林济为星洲卫视打造出一部代表作。

三家一线卫视里,青蓝卫视占尽便宜,卫视总监们谈起《后宫》和《静梧传》两部剧,都说林济是在给《五月初雪》还债,大江卫视总体上不亏,正经合作还是有的,唯独星洲卫视,虽然有《百归记》,但《百归记》是三家合买,不管是二轮播放权还是网播的收入,星洲卫视都要和旭日卫视、大秦卫视两家分。

“什么时候能把林编还回来?”

有回卫视开会,章力纯和楚天舟坐在一块,他亲眼看到楚天舟对自己的备注是“大江章力纯(提醒他还人)”。

章力纯:“……”

他们绝对没有霸占林济的意思,只是林济心甘情愿为大江卫视的剧花费更多时间而已。

编剧本人诚意如此,他们怎么能够辜负编剧的努力呢?

……

又过了两个月,林济终于把《淬火》的完整剧本写完了。

自从开始写这个剧本,林济就没考虑过边写边拍的模式,这种剧本一旦要改,就必然不是小改,而是要大改特改,需要注意的细节还多,因而,在拍摄的一开始,一个相对严谨的剧本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