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老倒霉蛋了(第2/3页)

因为住友化学是住友集团下面的子公司,住友集团主要业务是保险和地产,在金融危机中,他们为了保证自己其他业务的稳定和安全,是有可能会和新芯进行交易的。

虽然不指望住友把住友化学打包卖给新芯,这不现实,霓虹政府也不会同意,但是只是买一些技术还是有可能的。

尤其在昼間祐治担任副社长后更是如此,早稻田第一文学部出身的昼間祐治非常有可能出卖住友化学的半导体材料相关技术。

胡正明在电话那边说:“好,你持续和他保持联系,既然他透露了这个口风,那住友肯定扛不住了。

价格上好说,要是他们愿意把整个住友卖给新芯,价格开高一点我们也能接受。”胡正明很大气。

金融危机如此严重,并没有影响Mphone3的销量,而新芯作为Matrix最核心的供应商,他们同样在Mphone3的全球热卖中吃的盆满钵满,最不缺的就是现金。

住友化学的光刻胶技术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梁孟松在电话那头回复道:“好,我也是想继续和昼間祐治保持沟通。

我估计就这段时间他就会开价了。”

……

“梁先生,这是住友化学愿意出售的技术清单,你可以把你们感兴趣的给勾出来。

我们打算打包出售给新芯。”在ASPLA的办公室,昼間祐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梁孟松。

梁孟松粗略的瞅了一眼:“好像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没有在这上面吧。

像ITO靶材的制备,住友最新一代的光刻胶技术,这些都没有在上面。

老实说,我看到这份清单兴趣不是很大。

因为住友没有展示出诚意。”

梁孟松知道急的不是新芯,购买这些技术对新芯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对住友来说可能是雪中送炭。

金融危机把雷曼兄弟都给带进去了,住友集团不怕吗?霓虹这么多企业要救,政府不可能给住友无条件的输血。

这时候,来自外界的现金流显得格外重要。

新芯可以随意提高自己的身家。

昼間祐治无奈道:“梁先生,您说的那些都是住友化学过去数十年来积累的关键技术。

我相信要是尼康想购买新芯光刻机的浸润式光刻机物镜系统,新芯也不会卖给他们吧。”

梁孟松摇头:“昼間先生,这是一回事,但是现在金融危机的形式下,住友需要现金流来帮助你们度过危机。

新芯要是想购买技术,我们并不是只有住友这一个选项。

你应该很清楚新芯在过去两年,营收超过了两百亿美元,利润更是高达五十亿美元,能给住友带来现金流的可能只有新芯。

住友本身也要面临来自三菱化学、富士化学、杜邦化学、应用材料的竞争,这些技术卖给新芯,新芯不是住友的竞争对手,我们主要还是自己内部使用。

你再考虑一下吧。”梁孟松很强硬。

或者说新芯的高速发展和强大实力给了他底气,现在住友才是那个弱势方。

因为Mphone3的热卖,导致新芯连带着被媒体所关注,外界估计新芯全年利润起码是50亿美元,这一数字曝光后,新芯被外界誉为移动芯片领域的英特尔。

新芯系的智能手机芯片地位好比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处理器上的地位一样。

加上新芯大肆收购的行为,让外界对新芯的共同印象就是不差钱。

大概一周之后,昼間祐治又拿了张清单过来。

从昼間祐治手里接过技术清单,梁孟松发现这次对方明显更有诚意,半导体材料核心技术都写上去了。

而且每项技术后面都有价格,梁孟松在心里粗略估计了一下,一共大概三千亿日元,约合205亿rmb,大概30亿美元。

梁孟松心想,有点贵了,这可是2008年的30亿美元。

虽然住友化学的技术很强,但是30亿美元,这十年都回不了本。

这笔生意不能做,昼間祐治见梁孟松脸色变了,连忙说:“梁先生,这个价格其实一点都不贵,住友化学每年营收额在100亿美元左右,半导体材料每年贡献的营收在30亿美元。

如果不是现在是金融危机,住友是不可能把这些技术拿出来卖的。”

梁孟松说:“30亿美元的营收我不否认,但是30亿美元的营收,刨去运营成本研发投入,最后的利润连1亿美元都没有,更何况我们收购了技术,从技术到落地生产需要时间。

等生产出来之后,再到制造出成品,技术已经落后了。

这纯属陷阱。”

昼間祐治说:“再搭两个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一个是在大阪前年建的光刻胶生产工厂,另外一个同样在大阪,GaN材料的研究所,这些一起打包交易,按照这个总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