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谋划日元,从忽悠银行开始!(第2/6页)

此时东瀛政府正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想要在东南亚地区大撒金钱,使得双方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结果大笔的金钱撒了下去之后,基本没多少国家反应,后来他们被迫放弃了救助这些国家的计划。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因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纷纷通过贬值货币来增加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借此来恢复经济的活力。

而如此一来,东瀛制造就面临了较大的出口压力。

虽然在电器、汽车等领域,东瀛制造依然有着享誉全球的优势,但在大米、水稻、橡胶、电子产品等方面,他们在国际上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东瀛政府授意放开对日元的扶持,让其在市场上自由浮动。

在这种情况下,日元从1oo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开始直线下跌,一直跌到了如今接近150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跌幅足足有5o%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东瀛制造在某些领域重新恢复了国际竞争力。

但很快,新的问题就来了!

其实,这个新的问题还是因为华夏声明货币不会贬值而带来的连锁反应。

作为80年代至90年代东亚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东瀛原本在此次危机当中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

除了东瀛央行积极拨款给东南亚各国,协助他们维护自己的货币安全之外,东瀛政府也把这次危机视为他们拉拢地区政治的绝佳机会,三番两次地提出要成立区域性的互助基金,或是成立一个类似于imf性质的机构来为各国的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但是在东瀛的后院寒国失火之后,经济危机的阴云甚至一度笼罩在东瀛的上空。

这使得他们不再上蹿下跳,而是开始专心地经营起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

虽然这几年东瀛经济不算景气,但是庞大的基础还摆在那里,因此在放宽货币政策和实施低利率的双重刺激下,东瀛经济很快地恢复了稳定。

但在华夏宣布本币保持目前的币值,不会贬值之后,东瀛政府希望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的做法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并不是来自经济上的,而是来自其他无形的层面上。

平心而论,东瀛的做法并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东南亚的国家都是这么干的。

但ZZ上并不是这么考虑的,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在这种时候不帮助别的国家也就算了,但是落井下石却是极为不妥。

尤其是在华夏宣布不贬值的大环境下。

东瀛的这种行为就显得更为刺眼了。

虽然东瀛可以辩解说,自己的货币市场是开放的,自由浮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但这种话只能蒙骗一般的民众,对于熟知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国家政要来说,这种说法根本就毫无说服力可言。

最终,陈道俊还是说服了他们。

只不过,他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那就是,让香江府稍晚几天发布针对国际炒家的安抚新闻。

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布局入场。

左右都是已经胜利了,在他们与今司长取得联系后,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甚至还表示,自己可以在近期让其他司里派人打着拆解资金的名义,去东瀛麻痹对方。

……

东瀛央行的办公大楼,顶层的行长办公室。

“宫久桑,这一次香江财政司的叶桑前来拜访,不知道你怎么看?”

今年三月份才刚刚上任的东瀛新行长宫久优正脱下油光可鉴的皮鞋,拿着一份文件往榻榻米上走去。

在这栋可以俯瞰东京银座区的高楼里,到处可见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和平日里东京街头上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就是这些人在运作着全球资金第二雄厚的东瀛银行。

宫久优年过五十,正可谓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他和普通东瀛人的长相没有太大的区别。

小眼塌鼻,嘴齿外翻,笑起来给人的感觉很是色眯眯,如果在公车地铁上见到,绝对是一副标准的痴汉模样。

他的办公室在东京总部的顶楼,场地宽阔,视野绝佳。

在办公室的东边一侧,是标准的办公区打扮,暗红色的桌椅,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墙壁上斗大的东瀛国旗。

而在另外一侧,则完全是一副休息区的模样,可以容纳两人的榻榻米,中间摆放着一张古铜色的茶桌,榻榻米下面甚至还摆放着木屐,墙壁上甚至还挂着和服、纸扇和一柄太刀。

此时的宫久优端坐在榻榻米上,举起茶杯有滋有味地品着,双眼微微眯起,另外一只手漫无目的地在空中挥舞着,也不知道是在顺应着无声的节奏还是单纯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