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搬家

周日, 程蔓和陆平洲带着程程去了机械厂职工院。

在王秋梅夫妻的宣传下,职工院里的邻居基本都知道陆平洲参加了国庆阅兵,一家三口刚走进大院, 就有人发现了他的身影,喊了一嗓子后, 好奇的人蜂拥着围了过来, 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有人好奇首都是不是特别繁华,也有人想知道他有没有见到大领导,还有问他当天是不是真的有新式武器……

那阵仗,再晚二十年准得以为是什么大明星来了。

好不容易脱身进到二十七号院, 迎接的又是王秋梅夫妻的接连询问,程进程亮时不时也要插嘴问几句。

能回答的问题陆平洲基本知无不言,不适合回答的则会直接说「不能说」, 大家对此都很理解。

虽然有些问题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但根据广播报纸上透露的信息,大家能猜个七七八八,因此程树伟爷仨越说越兴奋, 快到饭点都不想出门,王秋梅催了又催才动身往外走。

如今时常算是彻底开放了, 大家做生意不用再担惊受怕, 停薪留职下海的人也越来越多。

年中职工院外面更是盖起了一排门面, 开的基本都是饭店, 炒菜、火锅、烧烤应有尽有, 放假时生意能做到凌晨。

他们吃饭的饭店就在这里, 是一家吃羊肉锅的。

十月中临江已经冷下来, 这几天的风尤其大, 刮得人恨不得把厚棉袄都找出来, 吃羊肉锅正好。

饭店是上下两层的,楼下大堂二楼包厢,进店后几人直接往楼上去。

虽然饭店就在职工院外面,但王秋梅夫妻都很节约,不常下馆子,饭店是程亮推荐的,他对这里比较熟。

所以进到包厢后,都是程亮招呼大家。

他先让服务员上了茶,再让他们拿了好几分菜单来,分发完后问大家想吃什么锅底,再把涮羊肉的主要食材给点了。

这么多人,光吃涮羊肉肯定不够,另外还要点菜,但这不着急,点完后程亮就把菜单给了服务员,让他们先上锅底,炒菜点好了再喊他们。

点好菜,王秋梅对程蔓说道:“这家店的生意是这一排店铺里最好的,来这里吃饭都要提前订位置,不然至少得排一两个小时。”

程蔓闻言,朝包间窗户下面看去。

这家店虽然是两层,但层高只有两米多,可能是为了看起来不那么逼仄,大堂有一半挑空,而他们的包厢的窗户正对着一楼大堂。

才十一点半,一楼大堂就都坐满了,很多桌菜已经上齐,铜锅里的汤底在炭火加热下翻腾着,升起袅袅雾气直达屋顶。

伴随着雾气升腾,羊肉火锅的香气也随之飘散,钻入包厢众人的鼻子。

程蔓往下看时,就听到程程和程旭在咬耳朵说好香。

程蔓开口说道:“这家食物味道应该不错。”

王秋梅点头说:“听你二哥说,这家店的老板是内蒙人,所有羊肉火锅的味道很正宗。”

对面坐着的罗文欣闻言说:“正不正宗跟老板哪里人有什么关系?这家饭店的老板又不会下厨,他们味道好是因为大厨是内蒙的。”

“这不一样吗?”王秋梅问。

“当然不一样,因为老板厨艺好所以生意好,那是老板自己的能耐,但如果是因为厨师厨艺好所以生意好,只能说明老板有钱请人。”罗文欣说道,“只要有钱,是个人都能把生意做起来。”

自从去了燕敏芝店里上班,罗文欣就经常说这种话,好像只要程进愿意出钱,她就一定能把生意做起来一样。

他们夫妻俩的事,王秋梅不太想掺和,所以听出罗文欣话里的意思就沉默了下来。

正跟程树伟他们说话的程进则皱着眉道:“如果有钱就能把生意坐起来,那一车间主任的儿子怎么没把饭店开起来?”

程蔓今年一直很忙,回来得少,并不清楚这件事,压低声音问王秋梅:“一车间主任的儿子不是有工作吗?他怎么去开饭店了?”

“单位效益不好呗,工资发不出来,他又听了别人的忽悠,就跟人合伙开了个饭店,地址就在机械厂对面。”

程蔓想了想问:“那客流量应该不差吧?”

“客流量再多,食物味道不好能有什么用?我听说那厨师是他什么合伙人的弟弟,菜做得特别难吃,价格还死贵,刚开始咱们大院还有人看在他爸的面子上去捧场,去了两次后他爸的面子也不管用了。”

“我听说为了给他开这个饭馆,胡主任两口子的棺材本都掏出来了,饭店三月份才开的,半年不到就关门了。”王秋梅边说边摇头,“你是不知道,为了这件事胡主任整个人看着都老了好几岁,头发也白了不少。”

包厢就那么大,哪怕隔着一张桌子,母女俩的交谈也传入了罗文欣耳中,让她的脸色渐渐僵硬,再开口时声音里也带着气:“胡主任儿子开饭店失败是因为没本事,如果是我,肯定不会要做菜这么难吃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