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卷末-陈大光篇(第3/3页)

话很长,但是表达的内容很清楚,那就是这些遇到困难的小企业他救定了。

“可是……”

李铭还是觉得这样做有点太极端。

用双乌集团的钱补贴那些小企业可以,但是以这种不计代价的方式,实在是有些不智。

本来出口国外的产品是有退税的,再加上双乌集团的补贴,一批小企业已经挺了半年左右,可是天知道贸易冲突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双乌集团再有钱,也架不住这种程度的失血啊,万一救活它们,双乌集团倒了,那不也是市场的重大损失吗?更甚至,那些小企业没挺过去,双乌集团也被拖垮,那不是更悲催?

李金泽摇摇头,制止李铭继续讲下去。

因为他比表弟更懂林跃的意思,那就是这些年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了,是时候收手了,那些小企业,林跃是一定要救的,哪怕搭上双乌集团也在所不惜。

从以前成立诚信基金,给受假货泛滥冲击濒临倒闭的商铺批无息贷款,到拿集团的钱补贴义乌的出口企业,平心而论,比较资助大学生,建希望小学,给灾区捐款一类慈善,口碑基本等于无,因为普通人根本不会同情那些小商户和小企业主,甚至会被人非议,说林老板就是想出风头,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

这家伙就爱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林跃说道:“既然大家都没异议,那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记住,一定要盯紧协议落实情况,谁敢瞒天过海,搞第三方转销的把戏,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他把椅子往后一推,起身朝外面走去。

众人等他走后又议论了几句,只能接受了这个现实。

李金泽、何瘸子、肖航、常喜云,他们手里的股份一多半都是帮林跃代持的,就算不考虑以前的交情,他执意这么做,大家也改变不了大局。

最后几人的共识是,哪怕董事会最年轻的成员李铭,经过这么多年工作,也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大家该劝的也劝了,剩下的事……就听天由命吧。

……

两个月后。

入冬,关税上的对抗还在持续。

先是网上爆出双乌集团资金链吃紧,一些不重要的岗位开始裁员,然后是去往合作企业的催款员千方百计地讨要货款,义乌人,尤其是经商的义乌人,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气息。

没错,双乌集团出了大问题。不客气地讲,林跃以一己之力把贸易对抗带给义乌中小企业的风险都转嫁到了自家企业头上,再直白点说,在小商品这个领域,他跟美帝的关税大棒杠上了。

认为他够MAN的有。

认为他螳臂当车的有。

认为这是一出好戏,看点满满的有。

当然也不乏幸灾乐祸的家伙,毕竟双乌集团屹立浙南三十年,听它的名字都听腻了,有句话叫一鲸落万物生,它倒了,其他人才有机会。

抱有这个想法的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就是陈大光了。

“巧姑,你快看,快过来看啊。”

陈大光一脸兴奋地挥舞着手里的苹果XS MAX,手机APP正在播放一位小哥制作的视频——关于双乌集团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建厂,扩容,增产,营销,收购,改制……一直到林跃力排众议,疯狂地给那些因为关税加码和订单锐减的小企业以补贴的历程。

“林跃要完了,哈哈,双乌集团要完了,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巧姑走过去,夺过手机看了几眼,虽然对社会上的传言有所耳闻,但是看到一部分幸灾乐祸的家伙说的话,还是很生气。

“你知道陈东管这些人叫什么吗?键盘侠,几年前大家上网还会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现在的一些人,太没素质。”

这话讲的陈大光一脸难堪,因为他就是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