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我的意思是在座各位都是土鳖(第3/3页)

咯咯咯咯~

几个女生掩嘴轻笑,不过跟刚才嘲笑成冬青说话没谱不一样,只是单纯觉得他这个样子怪可爱的。

成冬青也跟着嘿嘿傻笑,以为俩人同病相怜。

女班长拍着桌子说道:“大家想知道你毕业后要去做什么,会不会出国,不是下课了。”

别人在课堂上睡觉,她心情好的话会管一管,到林跃这儿不会,因为别说上课睡觉,丫旷课大半年都能考满分,这事儿放在大一会有人嫉妒,有人不爽,到了大三,班里的同学,不,应该说整个外语系的同学都习以为常,排名次的时候甚至会刻意把他踢出去。

林跃说道:“出国?为什么要出国?”

所有人愕然,孟晓骏张了张嘴,很惊讶的样子。

那边埋头看书的良琴也向他看去,眼睛里的情绪有些浓郁。

孟晓骏英语学得好吧,放在林跃面前就是个弟弟,大三开学那会儿密歇根大学派来几位访问学者,系主任派林跃去做翻译,嚯,给那几个人惊得,还以为他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后代。

以他的英文水平和成绩,毕业后不赴美深造或者工作?他怎么想的呀……

林跃继续说道:“如今改革开放,万象更新,我倒是觉得国内的机会更多一点。”

国内机会多?

同学们面面相觑。

林跃没有说假话,但是放在80年代,大部分社会人尚且没有意识到未来经济会有怎样的腾飞,更不要说学校里这群人了,中文系、历史系、法律系的人要么想着分配的事,准备进报社、机关、电视台什么的,要么一门心思考托福,想办法到美国工作,挣几倍于国内同业者的薪水,所谓机会多……多在哪里?

“你们听说过一句话吗?哦,你们当然没有听说过。”

这句话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都竖起耳朵等他挑明。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够飞起来。”

不可否认,这句话有夸张的成分,不过逻辑没错,只要号准了时代的脉,顺势而动,普通人就算不能大富大贵,总能够吃穿不愁。关于这一点,电影里就有体现,成冬青这个人,有做大亨的心吗?不,他没有,他很土鳖,私下补课挣钱只是为了多赚一点帮苏梅买书,成立新梦想也是因为学校把他开了,然而家里又等着他寄钱回去还他读大学时借的学费,被逼无奈,只能尽可能地多招收学员,之后摊子越铺越大,直至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周围的学生理解不了“国内机会多”的说辞,自然更不懂“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够飞起来”是什么意思。

不过林跃没有多讲,把放在桌子上的书摞在一起,穿起苏丽给他的那件二手风衣朝外面走去。

这又是一个令人不理解的地方,别人冬天都是毛衣、棉袄,军大衣,条件好点的买一件羽绒服会被人羡慕死,他呢,甭管多冷的天,一件风衣就完事,要说为了风度不要温度吧,却从未有过冻得流鼻涕,打哆嗦的情况,着实叫人难以理解。

不知道女班长是特意戏弄,还是无心之举,扭脸望向低头继续看书的良琴。

“良琴,你呢?”

“我?”她抬起头来,面带茫然望过去,注意到快要走出教室的林跃忽然停住脚步,不由得心口一颤,眼睛里多了点什么:“我……还没有想好。”

她说完的同时林跃的背影也消失在教室门口。

这一年时间她非常用功,大伙儿原以为她是有了奋斗目标,谁知道现在冒出一句“我还没想好”,没想好你那么拼命干什么?

学生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她的身上,只有孟晓骏,看着慢慢闭合的房门满脸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