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方案制定(第2/3页)

许多人都是国家级的精英,不是这样,是没有资格来月球的。

还有其他的什么化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等等,无一不是超一流的人才……整个诺亚号的科研能力绝对强无敌啊!

于易峰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在当前诺亚号的科学界,隐隐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新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在地球爆炸后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速发展了10年的水平!”

为什么?主要的原因还是各国科学技术的融合。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们是有国籍的。他们不可能将国家的机密技术和人分享。

这三万科学家都是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之中很多人,曾经为国家做过高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但这些机密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与同行交流。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各个国家已经成了往事,什么机密都不存在,科学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华夏人贡献出他们的高铁技术,日本人贡献出他们的电子零件技术,法国人贡献出他们的核电,德国人贡献出他们的自动化制造……当然还有美国人,他们贡献出更多五花八门的东西……

不要小看了这种交流,这些科技原本是国家级别的机密,任何一项都需要经验与时间的大量积累,没有几十年的研究根本拿不下来!

就像华夏的高铁技术,其他国家都非常垂涎,但就算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得研究个二十年才能追上。这些东西的制造需要大量的专利累积,没有任何捷径。

但现在,所有的高端技术全部被公开化了,它们全部属于新人类文明!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华夏人研究了几十年的发动机,也没有特别好的成果。现在美国人直接把所有数据都拿了出来,无偿地给华夏人学习。

不仅如此,毛子也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成果,抢着喊道:“看我的!看我的!”

一个国家头疼的难题,往往在另一个国家已经解决了。这种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有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让整体的科研能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可以这样说,新人类文明继承了整个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顶尖科技。从整体上,超越任何一个国家10年以上的科技水平,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想到这里,于易峰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光是交流还不够,还要实验,还要实践!

那么,就给他们足够的资源,充足的能源,海量的工业,让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让整个新人类的科技再次爆炸起来!

这是于易峰的个人想法,毕竟,他是想要在几年内将整个新人类文明推向极度富裕的啊。

极度富裕,对于一个星空文明而言,只是第一步而已。

既然人口太少,唯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让机器人大量地代替人类岗位。于易峰拿起整个计划方案,又琢磨了几遍,觉得基本上差不多,可以实施了。

他的行动速度很快,接下来,便是众议院议会……

下午两点,会议室里坐满了各类议会成员以及各个企业、各大研究所的负责人。他们将参与这次计划的制定以及商讨工作。

“各位,我的初步计划是这样的,大家先看看。”

在众议院议上,于易峰将计划方案发送到各位参会人员的电脑中。

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看向屏幕,他们虽然事先已经看了好几遍,但每看一遍,都被这个宏伟、庞大的计划给震撼。

“我先简单地说说,有三条大目标。第一,大力加强诺亚号的生产力,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将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优先级,各大企业、研究所优先服务于工业生产。为此,我们还要成立新的工厂、新的实验室,实现工业生产的完全自动化!”

完全自动化,指的是工业制造完全由机械自动生产,期间不需要任何人力。人类只需负责设计以及最后的监控工作。

“第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最初步的目标中,我们准备在诺亚号上开辟一个两百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环境系统。我们要打造一个和地球类似的生存环境。”

听到这个消息,罗曼博士满意地笑了。也是万幸,这位大科学家没有在火星病毒中挂掉。

现在听到生态系统工程终于提到议案中了,罗曼感觉还比较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第三,建立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公园等等。大家都知道,我们新人类文明即将迎来一批新的成员。他们理应受到良好的医学护理以及教育,大家说是不是?”